标题: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内容: 恭摘自细讲《弟子规》(第15集)蔡礼旭老师 2005/2/18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亲有疾,药先尝』,父母生病的时候,都是儿女先尝尝看这个药的热度会不会太烫,不会太烫才端给父母吃。 这也代表孝子面对父母生病的时候,他都是随侧在旁的照料。 这个故事是来自于汉朝汉文帝,我们都知道「文景之治」,而文、景这两位皇帝能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根源也在以孝治天下。 其实要把团体、把家庭带好,甚至把国家带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文帝侍奉他的妈妈整整三年,母亲病了三年,他都是这样亲手服侍汤药,后来母亲病情也好转过来。 那现代您有没有听过,父母生病时时随侧在旁的子女? 一定有。 因为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国家昏乱,你才看得出来谁是忠臣。 当人愈来愈不孝的时候,你也可以从中看到真正的孝子,他会不因时代的洪流,他会屹立不摇;也相信当他能做出这样的行为,他的父母的身体也会很快可以好转。 我们之前也提到,「孟宗哭竹」,由这一分真心感得那个笋子都长出来,他的母亲吃了以后也特别欢喜,病就治愈了。 在这条方面,我们会跟小孩说,现在母亲生病了,你那个药要不要先尝? 当然假如母亲吃中药可以舔一下,会不会太烫;假如是吃西药,可不可以「药先尝」? 所以我们教《弟子规》,每一句你把经义抓到了,但是要配合生活情境才行,不然到时候吃下去,他妈妈说:你怎么这么做? 我们老师教的,「亲有疾,药先尝」。 所以,我们就进一步引导孩子,你是端那杯白开水的时候,要考虑到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热。 我们还会引导孩子去思考,就是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或者有紧急状况的时候,我们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去应对? 比方说妈妈刚好有高血压,突然生病,倒下去了,这个孩子怎么办? 所以诸位朋友,危机处理,不是企业讲危机处理,家庭也要有危机处理。 你从小就教导孩子,面对一些紧急情况怎么去应对,他就很懂得如何在紧急当中要从容不迫的处理事情。 那应该在哪些方面要注意? 药物放在哪里? 紧急的时候,怎么拿到这些药? 假如一堆药在那里,情急之下找得到吗? 手忙脚乱。 再来,急救的电话打多少? 119、110,求救。 再来,其它最亲的亲戚的电话,这些都要让他随时知道,让他在遇到的时候懂得处理。 甚至于是当父母卧病在床,应该怎么样照顾,你都要让孩子晓得,甚至于让他有做的机会。 相信他在做的过程他能够做事愈来愈细心,愈能体谅到病患的痛苦在哪里,或者他的需要在哪里。 所以,这是「亲有疾,药先尝」。 我们可以再把它推而广之,教导孩子这些方法,这些态度。 一个人生了病,除了要对治这个病之外,还应该可以做哪些事,才能够让父母的病,甚至于亲人的病好得愈快? 这也是值得去思考。 俗话说,「医生可以医病,不能医命」,你看很多很有钱的人,他也不能长寿。 所以人要能长寿,也要如理如法去求,天地之间,只要你如理如法去求都可以求得到。 我们的前面的课程已经提到了,财布施是得财富的真因,所谓万法因缘才会生。 免责声明: 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如有侵权之处,敬请及时告之,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 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无有怨枉。 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发布时间:2022-03-01 20:28:1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9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