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知见越广,生命的自由度越广 内容: 《天台宗纲要》静权大师  述   第四十四集(一) 圆教(四)圆教的因果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课程:《天台宗纲要》第四十四集讲解:上传下喜法师地点:宁波慧日禅寺时间:2018年时长:58:06佛陀说,在这个阎浮提世界,一日一夜出家清净的功德,比他方世界出家多少劫的功德还要大。 这还不是说人天圣道,直接就说在天上享受胜妙乐,大家学了圆教就知道了。 藏通别圆若复有人满百劫中。 余方出家修持净戒。 若复有人于此阎浮提出家。 持戒一日一夜。 乃至须臾清净出家。 于十六分彼百劫出家。 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佛说出家功德经》别人赞美我们,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佛陀赞叹我们,是因为佛很伟大。 佛说,向佛靠近一步的功德,都是不可称计的,更何况我们还追随佛,不管是真心真意,还是假模假样,“戏著袈裟,犹为远因。 ”注:智者大师云:“虽入道场忏悔,恶心不转,恶业不坏,无益苦行。 ”唐丧劬劳,碓臼上下,竟有何益? 虽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戏著袈裟,犹为远因。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六之一(五十三)佛日清凉宝昨天我们讲到智者大师用梦来比喻,“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我们今天也有另外一种比喻,比如做豆腐,需要拿棍子搅,往里倒卤水,请问卤水里会不会生出豆腐来? 不会。 豆浆里会不会生出豆腐来? 也不会。 卤水和豆浆会自己跑一块去吗? 不会。 所以这里面就蕴含着圆教的智慧。 这个豆腐法具不具一切法? 做豆腐的人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作、如是力、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有没有都在里面? 都在的。 这是不是妙法? 也是妙法,不可思议的。 诸法不自生,只要因缘一和合,就很奇妙的。 这个因缘不可思议呀! 实际上这个世界也是这样的,我们学佛之后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生命,要梳理一下我们的生命。 念念不忘要让圣法延续念念不忘要让众生得度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个道理? 因为有人推广。 就像这本书一样,放在那里你也不会知道的,但是我们学了就知道了,为什么会学? 有一种悲愿在里面,这又是妙法了。 这本书在那里会放光吗? 不学圣贤的教法,我们的心也不会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 佛法在人间存在,这本身就是妙法,就像我们以后得法的利益了,就会念念不忘要让圣法延续,念念不忘要让众生得度。 众生是懵懵懂懂地过日子,但是你会把佛法善巧方便地带到他的身边。 所以我们听圆教的内容,内心是有一种渴望的。 原来还有这条路,而且这条路是可以走的。 圆教是普摄的,那也能摄我;阿弥陀佛广度众生,那也当度我。 佛发度众生的愿,那一定能度我。 佛陀是果地的,祂的境界这么殊胜,哪能漏得掉我呢? 只要我愿意趣向于佛,那我现前当来必定成佛,我们就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昨天讲了“理具事造”,理是这个理,但是事还是要我们自己修的,我们要知道自己要选佛法界、选菩萨法界,还是选声闻缘觉法界。 学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很欢喜地、很积极地走自己的路,走跟佛配合的修行之路。 虽然在无明众生身上,理也是具足的,对一个地狱众生来说,也是具足十法界和百界千如的,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这个道理的话,他就是无路可选。 所以学佛的快乐就在于看到了自己生命的路,看到了生命的方向,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这就是生命的一种快乐。 所以知见越广,生命的自由度越广。 当我们的人生无路可选的时候,只是按照世间的轨道,要读书了,要工作了,要结婚了…你会觉得我们人难道就这样吗? 前方等待着的死。 生从何处来? 死往何处去呢? 两端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当中不是也毫无意义吗? 如果死亡是生命结束的话,那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 难道只是死亡前的挣扎吗? 所以太多的世间的狭隘让我们的生命产生了一种困惑的痛苦,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见思烦恼。 扩展学习资料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2-02-22 21:36:1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