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人合一:人体处处映照着宇宙 内容: 佛教新高能觉醒天人合一人是宇宙自然之子,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天人相应”原本就是人体具有的自然属性。 人是宇宙自然之子宇宙万物的发展和运动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体现着周期性及自然回合。 庄子在《南华经》中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我们东方的先哲主张“天人合一”,不把自然界视为人类战胜的对象。 人是宇宙创造的,宇宙间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运动着的开放系统,都与大自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畅通。 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沟通所有生命与非生命的无限整体,每一个生命都存在于一个与自然无限交感的同一体中。 人的生命现象是井然有序的,大自然的物质运动也是和谐守恒的,人只有在与生态系统和宇宙环境极度和谐的状态下,才能使意识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人在宇宙范围内是本体全息的合一状态,“天人相应”原本就是人体具有的自然属性。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 ”《西升经》云:“天地与人物,本皆道之源。 ”道家的哲学思想告诉了我们,人与自然是同一母根。 人是宇宙的精灵,缩影着宇宙,代表着宇宙,并感觉着宇宙。 人与宇宙无限交融。 太极图是道家最重要的崇拜图腾,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理论图示。 太极图既表示了太阳和月亮运动的阴阳消长关系,同时也包含有宇宙的起源和时间及空间的无限。 太极既是至大宏观世界的缩影,也是至小微观世界的全息。 南宋的朱熹曰: “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太极道诀》云: “物物各具一太极。 ” 天体是个大太极,人体是个小天体,而在人体各部位的组织中同样存在无数个小太极。 生物具有的全息性,一个精子、一个卵子、一个细胞,都全息着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据此有人提出了“宇宙全息律”的假说。 他们认为,全息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在整个宇宙的构成中都有类似的系统对应现象——在时间上存在着重演律,在空间上存在着相似性,宇宙也和生物一样存在着经络系统,存在着潜性和显性基因。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宇宙整体中都充当了“全息元”的角色。 据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 张三丰言: “与外天地日月同体,不差毫发。 ”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人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我们知道,一年有365天、12个月。 人体每分钟呼吸大约是18次,每日24小时共呼吸25920次。 而太阳的二分点也恰好需要25920年完成一次周期轮转。 (二分点即春分和秋分,春分时太阳所处位置每25920年沿黄道十二宫循环一周,每处于一宫即所谓双鱼纪元、宝瓶纪元等)邵子(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曰: “人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 ” 高士宗在《素问·生气通天论》题解中说:“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与天。 ”天体与自然对人体的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对人体的深刻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 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都要受太阳活动的调节;● 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妇女疾病的发生率,与太阳黑子活动强弱呈正相关;● 大流感与太阳风暴有关。 自1729年以来,世界性的大流感都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期间;● 心血管病的复发,很多都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 从1961年至1987年间,某市心肌梗塞的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调查结果来看,原因都与太阳微粒子辐射有关;● 人的寿命同自己母亲出生那年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有关,黑子多时,出生的小孩寿命一般比其它时期出生的要短;● 当太阳活动强烈时,人类植物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紧张程度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而人类的攻击性行为会加剧,判断错误率上升,交通事故增多。 发布时间:2022-02-20 21:13:1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