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讲经说法,不是那么简单的 内容: 《天台宗纲要》静权大师  述   第四十二集(二) 圆教(四)圆教的因果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课程:《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二集讲解:上传下喜法师地点:宁波慧日禅寺时间:2018年时长:43:21(四)圆教的因果依性德而起一心三观的修德,这一心三观,不纵不横,不前不后,亦不一时。 所谓纵者,如别教说,法身本来具足,般若渐次修成,解脱最后始满,如点水之纵氵;所谓横者,亦如别教说,法身、般若、解脱,各各别异,不相收摄,如烈火之横灬。 今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如点水之纵氵,不如烈火之横灬,而如伊字三点∴,首罗三目∴,若言纵,则虽一点在上,而二点在下,不可谓纵。 若言横,则虽二点在下,而一点在上,不可谓横。 这是譬喻法身虽本来具足,而今实未失,般若、解脱虽今后修成,而实亦本来具足,不可谓纵;又法身今虽不失,而实为性德,般若、解脱虽本来具足,而实为修德,一性二修,不可谓横。 法身如一点在上,般若、解脱如二点在下,所以说为不纵不横。 三德即是三谛,因中名三谛,果中名三德。 三德既即三谛,所以现在举果中三德的不纵不横,来说明因中三谛的不纵不横。 又三谛在于一境,故不前后;一境历明三谛,故不一时。 三谛既是不纵、不横、不前后、不一时,那么称三谛而修的三观,当然也就不纵、不横、不前后、不一时了。 --- 《天台宗纲要》原文圆教的因,我们比较难理解,因为圆教一心三观的修德不像别教那样有渐次,圆教故所谓圆,就是圆顿的。 所以在别教里还能够有逻辑,到圆教就是顿显的。 为了这个顿显,我们要学般若空性、中观的知识,甚至要学很多年,最后才能像《金刚经》讲的那样“无所住”。 凡夫是处处住,天天就是我、外境、六根、六尘、六识,都已经习惯了,要修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照见五蕴皆空,超越五阴,超越十二入、十八界,这不是我们熟悉的事,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即便明白意思了,还要训练到出结果来,真的是要修很久的。 当我们的智慧深广了,资粮深厚了,金刚体性很结实了,所谓的“打成一片”了,才能够“无所住而生其心”。 到了这个时候,请问那些称讥毁誉的话还能作用到你吗? 不能的,因为彼此不在同一个平台了。 比如可以把寺院拆了,但是能拆了佛的智慧吗? 只不过是众生没有了福报,损伤不到佛的,也损伤不到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的世界,我们是够不到的。 我们现在在这里,地狱同时也在,但是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地藏经》说“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婆罗门女能去业海,是哪一位佛的加持? 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力量。 因为她发心甚深,她对妈妈的孝,对三宝的恭敬、虔诚之心非同一般。 所以“还归本处”是有意思的。 “觉华”是不是法身? “定”是不是般若? “自在”是不是解脱? 这都具足了涅槃三德,具足了见、修、行。 我们如果真的能一心三观了,请问我们有没有觉华? 有的。 我们从性德到修德有没有定? 有的。 有了见地,念念护住,就能产生定;有了定,就有慧,戒定慧,最后就会具足涅槃三德。 法身本来具足,这就是性德。 依着这个性德,不迷不昧,渐次修行,就会有般若德,这就是般若渐次修成了;有了般若,就会感解脱的果报。 所以静权长老讲到,按照别教来说,先有一个法身的见,然后有般若的修德,最后产生解脱的修德。 由性德而起的这两个修德,这有一个次第的关系。 圆教有没有这个次第? 圆教没有的,圆教是当下就有的,本来具足。 天台宗的特点是一心三观、一念三千,这就是圆教的见。 什么叫圆教? 就是佛之知见。 天台宗可以一直开到佛的知见。 我们学到现在,请问藏教有没有四谛? 藏教的四谛观是生灭四谛,通教的四谛是不思议生灭四谛,别教是思议不生灭四谛,那圆教的呢? 是不思议不生灭四谛。 同样一个四谛,藏、通、别、圆来解释就有四个版本。 如果用藏、通、别、圆来解释《心经》呢? 这个功课做好了,你们以后都会讲经说法了。 要真正地会讲经说法是不简单的,但是在过去,这不是随便的,要大开圆解才可以讲经说法的。 我师父在天台山国清寺跟随静权长老十几年,他和静慧长老两个人还只是辅讲,辅讲就是可以讲小座了。 比如说静权长老讲大座,讲完了之后,他们两位讲小座了。 静权长老以前亲近谛闲长老十年,也是这样的,先是做辅讲,后来可以接衣钵了,可以主讲了。 对佛教界来说,能讲经说法是最重要的。 天台宗的寺庙叫讲寺,师父他老人家给我们这里写了叫“慧日讲寺”,我们是有很清净的传承的。 注:悟道大和尚2005年于杭州杨岐寺念佛堂开示:我在普陀山,一个圆瑛老法师的法徒,叫明瑞法师。 他去问印光老法师,问兴慈老法师,都去问,这个念《大乘妙法莲华经》怎样子念,如何好? 两个老法师都没有答应他,有一天,那么他到我地方来敲门,三弹指,我晓得这是禅和子,我说请进,他说,法师啊,这个念经文是快好呢? 还是慢好? 我讲快嘛自己要听清楚,你讲慢嘛瞌虫打打,这个慢不起作用,修行也是,一切法门都是这样子,念佛读经,并不是快也并不是慢,样样要取于中道。 合情合理,不快不慢,不疾不离,自自然然。 像天台宗止观,数进不数出,这样子我也学一段时候过,也不容易。 随它自然,这样子。 闻天台一枝。 该通妙理。 定慧双融。 解进于行。 十乘境观。 起自一家。 修性三德。 清凉盛演。 晓六凡四聖之理。 了开示悟入之门。 百界千如。 包罗性相。 即遮即照。 破立同时。 依正圆融。 凡圣平等。 豁开心目。 物我双亡。 --《宋高僧传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不要说菩提心了,大家如果把藏教的德显发出来了,就已经要恭喜你了。 那个德就是应化的机,如果藏教的机已经成熟了,弟子相成熟了,就可以说这个人有道心了。 到了别教,发真正之心,这时候已经不是偏的了。 所以我们就知道天台的教法对于佛教界的影响有多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本来这是华严宗讲的,但天台宗讲得最明晰,一念具三千,性相具足,这在凡夫分上也是具足的。 有了别教的见,他所造作的,跟拥有圆教的见所造作的一样吗? 也不一样的。 别教的一心三观是有次第的,因为法身的性德,而起般若和解脱的修德。 但是圆教的见就不是这样的。 那请问哪一个成佛快? 肯定圆教的成佛快。 智者大师把佛陀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除了我们现在学的《天台宗纲要》的藏通别圆,还有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 关于秘密教,智者大师省略了,他说这个是菩萨以上起修的。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我们可以补上这层内容,虽然不一定很详细。 因为这样的中观见,比如说唐密里面的金刚顶的壇城,和胎藏的壇城。 金刚属于在见地上建立的,三千性相里的金刚见;胎藏教,属于相的部分。 所以金、胎二部合一就是可以成佛的。 在修的过程当中,因为也有别和圆的区别,所以是有次第的。 这就像我们前面讲的,别教的法身见、般若见和解脱,他是有次第的。 所以除了行部、事部、瑜伽部之外,还有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就印证于圆教的。 扩展学习资料向上滑动阅览婆伽梵大菩提心普贤大菩萨。 住一切如来心。 时一切如来。 满此佛世界。 犹如胡麻。 尔时一切如来云集。 于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坐菩提场。 往诣示现受用身。 咸作是言。 善男子云何证无上正等菩提。 不知一切如来真实忍诸苦行。 时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 由一切如来警觉。 即从阿娑颇那伽三摩地起。 礼一切如来。 白言。 世尊如来教示我。 云何修行。 云何是真实。 如是说已。 一切如来异口同音。 告彼菩萨言。 善男子当住观察自心三摩地。 以自性成就真言。 自恣而诵。 时菩萨。 白一切如来言。 世尊如来我遍知已。 我见自心形如月轮。 一切如来咸告言。 善男子心自性光明。 犹如遍修功用。 随作随获。 亦如素衣染色。 随染随成。 时一切如来。 为令自性光明心智丰盛故。 复敕彼菩萨言。 以此性成就真言。 令发菩提心。 时彼菩萨。 复从一切如来承旨。 发菩提心已。 作是言。 如彼月轮形。 我亦如月轮形见。 一切如来告言。 汝已发一切如来普贤心。 获得齐等金刚坚固善住此一切如来普贤发心。 于自心月轮。 思惟金刚形。 以此真言。 菩萨白言。 世尊如来我见月轮中金刚。 一切如来咸告言。 令坚固一切如来普贤心金刚心。 以此真言。 所有遍满一切虚空界。 一切如来身口心金刚界。 以一切如来加持。 悉入于萨埵金刚。 则一切如来。 于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 以金刚名。 号金刚界。 金刚界灌顶。 时金刚界菩萨摩诃萨。 白彼一切如来言。 世尊如来我见一切如来为自身。 一切如来复告言。 是故摩诃萨。 一切萨埵金刚。 具一切形成就。 观自身佛形。 以此自性成就真言。 随意而诵。 作是言已。 金刚界菩萨摩诃萨。 现证自身如来。 尽礼一切如来已。 白言。 惟愿世尊诸如来。 加持于我。 令此现证菩提坚固。 作是语已。 一切如来入金刚界如来彼萨埵金刚中。 时世尊金刚界如来。 当彼刹那顷。 现证等觉一切如来平等智。 入一切如来平等智三昧耶。 证一切如来法平等智自性清净。 则成一切如来平等自性光明智藏如来。 应供正遍知。 时一切如来。 复从一切如来萨埵金刚出。 以虚空藏大摩尼宝。 灌顶。 发生观自在法智。 安立一切如来毗首羯磨。 由此往诣须弥卢顶金刚摩尼宝峰楼阁。 至已。 金刚界如来。 以一切如来加持。 于一切如来师子座。 一切面安立。 时不动如来。 宝生如来。 观自在王如来。 不空成就如来一切如来。 以一切如来。 加持自身。 婆伽梵释迦牟尼如来。 一切平等。 善通达故。 一切方平等。 观察四方而住。 尔时世尊毗卢遮那如来。 不久现证等觉一切如来普贤心。 获得一切如来虚空发生大摩尼宝灌顶。 得一切如来观自在法智彼岸。 一切如来毗首羯磨不空无碍教。 圆满事业。 圆满意乐。 一切如来性。 于自身加持。 即入一切如来普贤摩诃菩提萨埵三昧耶。 出生萨埵加持金刚三摩地。 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耶。 名一切如来心。 从自心出。 -- 《金刚顶经》唐特进试鸿臚卿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2-02-18 22:01: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