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圆满的回向文 | 《普贤行愿品》 内容: ●●●●●●《普贤行愿品》是发愿之王,《华严经》的所有内容可以圆满归摄于其中,因此人们又称其为“小华严经”。 自古以来,《普贤行愿品》就广为佛教徒受持。 《开元释教录》记载:印度的佛教徒经常念诵此经来发愿。 在zang地,任何教派的任何一座寺院都念诵《普贤行愿品》。 在普贤菩萨的坛城中诵出《普贤行愿品》依靠文殊菩萨的教言,善财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之后,善财又问文殊菩萨如何行持六度万行。 文殊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要行持六度万行,首先应该依止善知识。 在文殊菩萨指点下,善财童子到南方去寻访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五十三参。 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后,文殊菩萨遥伸右臂为善财摸顶加持,令他获得无量功德并进入普贤菩萨的坛城。 在普贤菩萨的坛城中,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善知识呈现在善财眼前。 最后,善财见到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以长行文的方式为他宣说了十大愿王,并诵出《普贤行愿品》的偈颂。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十方是四方、四隅以及上方、下方,三世是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法界中无有不被十方三世所摄之时空按照这个偈颂的要求,我们顶礼的不只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者宝髻佛等个别佛,而是法界中十方三世一切佛。 忏  悔《大方等大集经》中说:“若能于佛世尊前,忏悔发露一切罪,是人远离于邪见,能到生死之彼岸。 ”因此,我们念《普贤行愿品》时,应该观想在诸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 回   向作为大乘行者,发愿或者回向必须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且不仅是利益个别众生,应该是利益一切众生。 在回向善根时最好安住于无缘的境界中,如果做不到这样,也要想到: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怎样回向,我也如是回向。 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不会将善根只回向给家人亲友,更不会排除损害过自己的人。 如果回向时真要排除损害过自己的众生,那一个一个算下来,最后可能剩不下几个人了。 初学佛者对佛教的道理不太懂,往往以自私或者偏执的想法来回向善根,其实这样回向所得的功德很小。 如果能以广大心回向善根,比如自己读诵、思维《普贤行愿品》以后,发愿让所有众生获得这些善根,尤其是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众生获得这些善根,这样回向不仅功德很大,而且自己会很快获得成就。 z传佛教有这种传统,如果有人对自己作了比较大的供养,自己就会专门为对方念《普贤行愿品》作回向。 在我们xue yuan,供斋时僧众都要念《随念三宝经》和《普贤行愿品》作回向。 只要念诵《普贤行愿品》,依靠法性谛实力、诸佛菩萨的加持力,众生发下的幸福快乐、清净戒律等各种善愿都会轻而易举实现。 为了世界和平、人民幸福、众生离苦得乐,十方的高僧大德经常通过《普贤行愿品》回向,这样做非常有必要。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我们对《普贤行愿品》做了闻思修行等殊胜的法行,由此出生了无边的殊胜福德,这些福德都回向给沉溺轮回苦海的众生,愿他们很快往生无量光佛的刹土。 摘自:sdj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生起了出离心,我们才有解脱的希望。 发布时间:2022-02-18 20:31: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