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学习佛法,但我没有宗教信仰 内容: “改变别人来信仰佛教,这不是我所关心的事。 我所感兴趣的是佛教徒怎样才能贡献人类社会。 透过无私的服务别人,佛陀给我们树立一种知足与容忍的楷模。 我深信他的教义与典范,仍有助于世界和平与个人幸福。 ”                                                --- 上师仁波切信仰是什么? 百度上说【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哲学家定义的信仰:“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佛法并不等同于佛教。 了解佛教文化不一定能了解佛法的内涵。 所有的宗教都有它的仪式,同时还有些基本的面向。 譬如说佛教的基本法门就是要做到心灵的自主。 不过由于这很难办到,而且需要持续不断努力,所以就有很多人把它摆在次要的位置。 于是一面信佛,另外一方面又不能把他的信仰坚持到底,我们只自满那些外在的形式,用一些很虚浮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虔诚。 对于宗教,信仰科学主义的人大多认为宗教是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所以宗教的存在就是纯粹的心灵自我安慰剂。 在科学信仰者的眼里任何一种宗教的教义都是经不住理智观察的,所以要信仰宗教就只管相信,不要深究事实真相。 佛法与宗教不同,佛法分为三个部分:佛法的科学观、佛法的哲学观、佛法的宗教观。 只有第三个宗教观才进入到信仰的层面。 佛法与科学的高度一致,甚至超越迄今所有的科学发现。 佛法的科学观主要介绍了佛法是如何认识这个客观世界的,其中有很多古印度时流传下来的佛法思想与当今科学家观察到的客观真相是高度一致的。 比如佛讲的《入胎经》,在没有B超、X光机的时代,就清楚地讲解了胎儿从受精卵到出胎的详细过程。 再比如《俱舍论》讲到了一切物质都是在以极快的速度在改变,表面看上去平静的一个杯子,其实正在飞速地改变着,这个原子论的经典物理学完全一致,杯子上的每一个电子都在以光速在运动着。 再比如《心经》、《中论》、《金刚经》等讲到了一切的事物都与观察者的观察分不开,没有独立于境上存在的事物,这与当代的量子物理又不谋而和,量子物理的测不准原理就是说明物质的根本和观察者的观察有极大的关系。 佛法的哲学部分则讲到了善与恶的界限,苦与乐的定义,善恶与苦乐的关系是什么。 还有用严谨的逻辑学等观测世界的方法,包括《释量论》、《集学论》等形而上的哲学思想。 佛教的理论佛法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佛教的理论是能真实反映客观真相的,不怕理性观察和哪怕是最为严谨的研究。 如果进入到佛法的信仰,就会按照之前了解过的佛教的世界观和行为准则去实践了。 一般信仰佛教的人有两种,先了解了佛法科学观和哲学观再选择信仰和实践者,还有未曾了解佛法科学与哲学观直接无条件信仰者。 相比于后者,前者更加容易进行佛法的实践,也是比较符合有文化的人适用的一条道路。 有很多人会说我不需要信仰,我心存善念就好。 但是他们却不知,当没有信仰支撑时,善念是一个很不牢固的念力,它随时随地就有可能被你的贪婪、欲望、自私、憎恨所打败。 而当你有了信仰时,你便会知道因果轮回,这时你的善念会逐渐强大,你的心境会更加广阔,你对于生活会有更透彻的感悟。 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人人都是有,不管你有没有信仰,都是一样。 佛陀所揭的因果,不是用来吓唬人的,而是用来提醒人的。 不管你是否相信,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 如果没有"理"如何证明佛法的正确性? 如果没有"理"只靠盲目的信仰了。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说:"我们和外道的辩论中,对方不可能承认佛教的教言,我们只能以理服人,因此,在论证教义时合理的论证比教言更有权威性。 "所以,作为一名无宗教信仰者,你也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对佛法的科学观和哲学观进行学习、研究,甚至怀疑和批判,只要是从事实从发,理性地观察后的评论都是可以的。 佛法对无宗教信仰者的大门敞开着,你可以同时是无宗教信仰者也是佛法的学习者! --- 转自 色拉寺 平台 ---『 友情提示 』鉴于相关政策的推进,部分文章会陆续删除。 通过微信收藏的文章,原文删除后同样无法再显示。 请及时自行提前下载。 -------------------------------往期回顾   RECOMMENDATION佛陀殊胜日 + 日食日, 最不能忘却的忆念『度母合集』每一尊都具极大加持! 『如若念诵及转发流布,功德无边』莲师发自西南罗刹境警世函 发布时间:2022-02-03 21:12:5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