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死大海,唯靠佛渡! 内容: 淤泥生:净土是安乐行,如何才有安乐呢? 我们讲过故事来比喻。 许多生病的孩子,落在大海里,他们苦苦挣扎地游着,唯一的希望是活下去,游到彼岸去。 有些小孩抱着漂流的浮木,喘息片刻也不敢放手,心想只要自己能康复,定有气力游出苦海,登上彼岸。 可海水波涛汹涌,多数的孩子,因为生病的缘故,逐渐体力不支,昏迷沉落海底,将要葬身鱼腹。 无比危难之时,母亲听到孩子的呼救声,急急乘大船前来,将孩子们一一救起,带往彼岸。 乘船返途之中,母亲悲悯照顾,孩子们在船上养病养伤。 或重伤不治者,回到彼岸,再来救治。 (参考文章:母子相遇,生死已了!)净土是先解决生死问题,后转变烦恼习气。 通途是先解决烦恼问题,后了脱生死。 一个靠他力。 一个是靠自力。 带病之子乘船到对岸,带病之子游泳到对岸。 故,天地云泥之差别。 拔诸勤苦生死根本,弥陀一切修行只为了,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因有慈母而有孝子。 我们痛苦,弥陀忧愁,我们安乐,弥陀欢喜。 弥陀是慈母心,于诸众生摄取不舍,真心无量慈悲,自然感化群萌。 即,时时刻刻照顾我们,那么我们自然回应弥陀,做令慈母欢喜的人。 即,勤做功课,敦伦尽份。 名号是无上阿伽陀药。 净土行人表面如通途修行人般勤做功课,实质是在按时服药。 在船上安心养病排毒,借助慈母的他力,令身口意恢复清净,化除贪嗔痴等烦恼习气。 表面在修行,实际在修养。 故,水道乘船则乐。 如染香之人,身有余香。 余香沾染,有缘之人。 简单说,我们得到弥陀慈悲的救助,内心有欢喜有快乐,这股正能量自然会流露出来,感染身边的有缘人。 净土行人表面上如普通人般经营生活,实质是行菩萨道,因为存心柔软已是极乐人。 无论是怨与亲,恨与爱,喜与厌,悉皆变成往后的解脱因缘。 我们从十七愿闻知有如母救我的弥陀,十八愿归顺依靠而往生决定,以佛心为己心,得至心信乐。 十九愿明白往后余生的意义,自然发心入菩萨行,二十愿临终往生,得阿惟越致。 故,弥陀大慈与大悲,四十八愿度众生。 让我们从冥入明,即往生决定,现是最后身。 再让我们从明入明,现入菩萨道,得一生补处。 弥陀救我们两次重生。 即,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简单说,我们是生死苦海中的带病之子,已被慈悲的母亲,救上大愿船了。 在回家的船上养伤养病。 若将病带回家养,即带业往生,病在船上养好了,即消业往生。 往生日志微博:@淤泥生莲子心邮箱:yunisheng@qq. com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2-01-23 00:00: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