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顶果钦哲法王:我们要如何安住于空性之中? 内容: 我们要如何安住于空性之中,如何离于所有的心智活动? 首先要认清,当我们想到“我”这个念头时,其实不具任何真实性。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觉得,有一个真实的、实在的东西叫做“我”。 这个“我”由一个具有五种感官、八种识的身体支撑。 这些都是技术名词,不容易了解。 举例来说,当眼睛辨认出一个形体,视觉的产生是透过眼识的作用。 如果那体形是悦目的,我们心想:“这个好。 我喜欢。 ”如果看到鬼魂等可怕的东西,或有人拿着枪对准我们,我们心想自己将要被杀害,心中充满恐惧。 然而,那些外在事件似乎是在“那里”发生,但事实上,它们是在“这里”,在“内在”发生;它们是心造作出来的。 至于心的所在位置,我们可以说,它们和身体连接在一起;正因为如此的组合,我们有着语言能力。 一个帐蓬中间有一根柱子,四边绳子拉起帆布,就变成一个能够驻留的处所。 同样的,我们的身、语、意也暂时连结在一起。 但是当死亡来临,我们的心会进入中阴,身体被遗留在后,语言则完全不存在。 我们的心无法带走此生所累积的财富,父母亲友也无法随行。 我们将只身一人,背负所从事的一切善行与恶行。 这些善行和恶行如影随行,无法摆脱。 被我们遗留在后的身体称为尸体。 不论是父母的尸体,或上师的舍利,都只是一具尸体。 尸体虽有眼睛,却无法看见;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 我们可以尊重对待尸体,替他穿上缎袍,供奉在宝座上;也可以粗鲁地把它丢进火里或水里。 对尸体来说,没有差别。 它们像石头一样没有心,既不快乐也不悲伤。 身体和语言是心的仆人,当心是正面的时候,身体和语言也是正面的。 但是我们要如何让心正面? 此刻,我们执着于一个念头,认为心是真实存在的。 有人伸出援手时,我们心想:“这人对我真好。 我必须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让他成为我一辈子乃至生生世世的朋友。 ”这只显示,我们不了解心的空性。 至于敌人,我们只会想到如何竭尽所能地伤害他们,最好把他们杀死,或至少抢走他们所有的财产。 之所以有如此的想法,是因为我们认为愤怒是真实且永久存在的。 事实上,它什么都不是。 因此,我们应该安住于心的空性,超越所有思维戏论,安住在离于执着的状态,一种超越所有概念的明晰境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 发布时间:2022-01-22 23:52:5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