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四大海水指的是什么海 内容: FORIQINGLIANGBAO《天台宗纲要》静权大师 述   第二十七集(三)别教(五)六即1. 理即2. 名字即3. 观行即4. 相似即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课程:《天台宗纲要》第二十七集讲解:上传下喜法师地点:宁波慧日禅寺时间:2018年本集视频时长:42:14《天台宗纲要》原文(五)六即四.相似即。 就是内凡三贤位。 这里细分起来,就有三十个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1. 十住位。 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谛理,这叫做“住”。 十住是: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信心成满,广求智慧,创发大心,叫发心住;随空观心,净诸六度法门,炼治心地,清净洁白,叫治地住;巧观空有,长养众行,叫修行住;生于真谛实际之家,种性清净,叫生贵住;带真随俗,修习无量善根,叫具足方便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门,叫正心住;彻证无生,入于毕竟空界,叫不退住;见空而不取证,悲智坚固,不生二乘之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纯粹,叫童真住;不住于空而能入假化物,当绍佛位,叫法王子住;观空无相得无生心,以无生法水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当绍王位,用宝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叫灌顶住。 FORIQINGLIANGBAO我们每念一个住,就有多少菩萨在修,所以这十位是不是很伟大? 这十住位的每一住,宇宙里面都有无量无边的菩萨在修,所以十住位就很伟大了。 “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 我们对真谛的理明白了之后,这种智慧就是能住的心,我们的心就入于真谛的状态,以智慧心住真谛理这就叫住。 “信心成满,广求智慧,创发大心,就叫发心住”,第一住位顺序增长,一直到“如转轮圣王太子当绍王位,用宝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这四大海水指什么海? 对于转轮圣王,这指的是四大海水;对于菩萨,指的是广大的功德资粮。 《天台宗纲要》原文(五)六即初发心住,断三界见惑尽,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地、见地齐。 到第七不退住,断三界思惑尽,和藏、通二教的佛地齐。 到第十灌顶住,断界内尘沙惑,伏界外尘沙,藏通二教不能知其名目。 菩萨不知众生病,不知法门药,此等无知之惑如尘若沙,叫做尘沙惑。 对于所化六凡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这是界内的尘沙惑;对于所化三乘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这是界外的尘沙惑。 观一切众生病,学一切法门药,这是伏尘沙惑;能知病识药,应病与药,这是断尘沙惑。 这十住,叫习种性。 研习空观,用从假入空观:假是虚妄,空是审实,知凡俗的虚妄,悟真谛的审实,先须照假,后入于空,叫从假入空观。 见真谛理开慧眼,了知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理,成一切智;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 但不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叫一切智。 证位不退,永不退失,超越凡位。 FORIQINGLIANGBAO从前面的菩萨的十住位,在这里就进一步告诉我们这十住位干什么的呢? 菩萨的十住位跟四弘誓愿也是相应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如果发了四弘誓愿的心了,要去利益众生的话,但不了知众生的根器,不了知众生的病,不了知治众生病的方法,这就变成菩萨的惑业了,称为三界(内)外的尘沙惑。 所以为了能够伏这个尘沙惑,菩萨要“观一切众生病,学一切法门药”;要“成一切智;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 拓展学习资料《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下,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初发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性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 是为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 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为圣胎也。 “次第起干慧性种性有十心:所谓四意止,身、受、心、法——不净、苦、无常、无我也;三善根,慈、施、慧也;三意止,所谓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 是菩萨亦能化一切众生,已能过我、人、知见、众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坏。 “复有十道种性地:所谓观色、识、想、受、行,得戒忍、知见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观三界因果,空忍、无愿忍、无相忍;观二谛虚实,一切法无常名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 是菩萨十坚心,作转轮王,亦能化四天下,生一切众生善根。 “又信忍菩萨,所谓善、达、明、中行者,断三界色烦恼缚,能化百佛、千佛、万佛,国中现百身、千身、万身神通无量功德,常以十五心为首——四摄法、四无量心、四弘愿、三解脱门。 是菩萨从善地至于萨婆若,以此十五心为一切行根本种子。 “又顺忍菩萨,所谓见、胜、现法,能断三界心等烦恼缚,故现一身于十方佛国中,无量不可说神通化众生。 “又无生忍菩萨,所谓远、不动、观慧,亦断三界心色等习烦恼故,现不可说、不可说功德神通。 “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 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 共观第一义谛,断三界心习无明,尽相为金刚,尽相无相为萨婆若。 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之外,为第十一地萨云若。 觉非有非无,湛然清净,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无缘大悲,教化一切众生,乘萨婆若乘来化三界。 “善男子,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 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 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2-01-17 23:23:3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