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那么多国家禁塑,凭什么这两个国家效果那么好? 内容: 众所周知,从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针对塑料袋的禁塑令,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0. 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另一方面购物用的塑料袋要收费。 十多年过去了,禁塑令效果如何,emmmmm,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2018年发布的报告《SINGLE-USE PLASTICS: A Roadmap for Sustainability》(以下简称报告),目前全球有127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针对塑料袋的限塑令/禁塑令。 那么其他国家做的怎么样呢? 报告对各个国家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盘点。 R立方仔细研读了报告后发现,禁塑效果如何,跟使用的那种手段没有直接关系,跟当地的经济水平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那么关键究竟是什么? 我们选取了爱尔兰和肯尼亚两个国家,结合报告和其他相关报道,包括对去过爱尔兰和肯尼亚的朋友的访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禁塑效果好的国家是怎么做的。 实施效果如何实施一年后塑料袋消费减少90%,人均塑料袋年消耗量从328个减少到21个;人均塑料袋消耗量一度上升为31个,调整价格后回落到21个;塑料袋占垃圾总量的比例从5%降到了0. 22%。 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看起来爱尔兰的实施方式跟我们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何能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R立方总结了以下几点:爱尔兰的限塑令是一种政府强制征收的环境税。 而且虽然都是在购物的时候向顾客收费,但这笔费用是进入环境基金,而不是进入商家的腰包;价格的制定是经过了充分调研,足以对公众的行为产生影响。 每年都会对当年的效果进行评估,在发现使用量产生反弹后,及时调整价格。 另外与我们的情况不同的是,爱尔兰的自由市场很少,购物以大型商超为主,可控性更强。 2017年8月28日起,肯尼亚禁止出售、生产、进口或使用塑料袋。 违者最高可罚款3. 8万美元,或监禁4年。 这个禁令被称为全球最严“禁塑令”那么实际执行的时候真的有那么严格吗? 肯尼亚第二大城市Mombasa的这31个人也许可以现身说法。 因为可以入刑,在肯尼亚,禁塑令的监管是由警察来做,执行非常的严格。 如果你有机会去肯尼亚,在飞机降落的时候,也一定会被提醒,在肯尼亚使用塑料袋违法,如果你的行李里面有塑料袋,需要在进入海关前清理出来。 这也就避免了因为外来游客引入塑料袋。 但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彻底的禁用塑料袋,但目前缺乏合适的低价替代物,以至于商贩的经营成本升高。 而且没有了塑料袋,影响食品保鲜,加大了食物的浪费。 甚至于一度出现了塑料袋黑市。 因此肯尼亚的禁塑令还需进一步完善,也让我们持续观察。 肯尼亚能够出台这一政策也经过了长期的博弈。 图片来自于报告,翻译:R立方这其中有两大原因:一是非洲国家的环卫水平比较低,很多塑料袋并不会被收集,而是进入了排水系统和自然界,产生堵塞水道等问题;二是对于类似肯尼亚这样的国家来说,旅游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到处飞舞的塑料袋让景色大打折扣,而且还会被野生动物误食危及生命。 图偏来自于网络,摄影师:James Wakibia但肯尼亚也是非洲最大的塑料生产国。 因此禁塑令的出台遭受了巨大的阻力,一直在反复的拉锯当中。 在这个进程中,公众的力量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位叫James Wakibia的摄影师在意识到塑料袋带给肯尼亚的巨大问题后,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和呈现塑料袋带来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发起了#ISUPPORTBANPLASTICSKE 倡议,得到了诸多公众的支持和响应。 以上图片皆来自于网络从包含爱尔兰和肯尼亚在内的效果好的国家来看,严格的执行是关键! 禁塑令成功条件禁塑令的制定,前期需要详尽的调查,确保规则制定合理。 例如征收的费用合理吗? 是否能起到倒逼居民减少使用的作用;如何监管,监管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至少保证有每年的评估,有明确的衡量指标。 这样如果效果不好能够及时找出问题对规则进行调整。 需要有合适的替代物。 在替代物的选择上,要看禁塑令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替代物的后续处置情况。 如果最后无论什么样的废物都是进入垃圾焚烧厂,那么其他材质的一次性包装未必就比塑料更加环保。 但是如果很多一次性包装会进入自然界,那么纸质的要比塑料材质的更加安全。 在肯尼亚因为缺乏合适的替代物,我们也有禁塑令执行的非常好的地区,那就是位于甘肃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的南部,与四川和青海交界。 这里是知名的旅行目的地,被誉为九色甘南,美丽的香巴拉。 2013年5月10日,甘南州政府印发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告》,决定从6月1日起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禁塑”工作。 为了能够真正执行,甘南在禁塑令发布后,开展了大范围的宣传。 并且为了确保所有商户都知情,与每个商铺的个体户都签订禁塑责任书,违反会被罚款。 在2017年曾有一个商户在签订责任书后仍使用塑料袋,被罚款一万元。 而为了鼓励居民不使用塑料袋,政府在初期还免费发放大量的环保购物袋。 据报道,自2013年6月起四年内:全州工商部门在城乡街道、人员密集区张贴发放通告3. 6万多份;与市场经营者签订《不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承诺书》1. 6万余份,检查各类经营门店5万多户(次),查处违规销售塑料购物袋案件219起,收缴塑料购物袋3134公斤,罚款19. 78万元;发放环保购物袋8万余个,发放塑料袋替代品近20万个。 为什么甘南要如此禁塑甘南之所以要严格禁塑,是因为塑料袋的泛滥曾给甘南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甘南地广人稀,又有很多游客,垃圾管理很难做到大中型城市的程度,尤其是野外垃圾收集很困难。 曾经漫天飞舞的塑料袋破坏了草原的环境,塑料垃圾一旦进入了自然界,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对于甘南至关重要的美景。 还有牦牛误食塑料袋致病致死的事情频发。 牦牛误食塑料会导致出现幽门堵塞,进而出现瘤胃积食,减少或无法进食,最终导致死亡。 2016年6月,医生为误食了塑料袋的牦牛进行手术,取出的塑料异物大约有十五斤左右。 来源: 三江源报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产品早已进入到了藏区,也有很多游客前往藏区旅游。 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藏区的垃圾收集本就困难,加之有很多缺乏公德心的游客,沿途乱扔垃圾,给藏区带来污染,威胁动物的生命。 可以说,塑料袋的泛滥,威胁到了甘南的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业和畜牧业。 执行效果究竟如何? 很多去甘南旅游的人,都发现这里真的鲜见塑料袋。 去过甘南旅行的微博网友分享的禁塑见闻在甘南,商户和居民们使用的替代品有红色的环保袋、网兜、牛皮纸袋、报纸,或者“就用手拿着吧! ”当地居民也都普遍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2018年环保组织“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的邵文杰在甘南州的合作市、夏河县和临潭县针对甘南的禁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观察。 其中合作市是甘南的首府,藏族占到55%;夏河县是甘南重要的旅游景区,藏族占80%以上;临潭县则是牧区和农区交错,汉族占到80%。 无论是夏河县还是合作市,邵文杰都发现执行效果非常好,尽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但是因为管理严格,在各种类型的商铺都看不到塑料袋了,就连垃圾站都几乎见不到塑料袋。 但在临潭县,却发现仍有部分使用塑料袋的超市和小商铺。 尽管商铺们都了解禁塑令,也都签订了禁塑责任书,但是似乎在临潭县执行没那么严格。 由此可见,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执法力度是影响执行效果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禁塑令取得成效之后,甘南还进一步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程。 2015年5月,甘南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口号是“视线之内无垃圾”,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 分片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个人,采取“一把手负责制”、“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报”等等手段。 截至2017年6月,甘南州累计清理各类地面垃圾165万吨,合作市累计投入6500多万元,用于充实街道保洁人员并配备各类清扫车、移动公厕、垃圾箱等环卫设施。 甘南的案例值得其他类似的地区借鉴。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R立方空间(ID:rcubiccn),R立方是一家致力于解决垃圾问题的社会企业,为企业办公室、社区、商场等提供垃圾分类全流程指导,也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分类知识。 往期回顾 发布时间:2019-09-06 20:06:4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