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因越殊胜,果就越殊胜 内容: 《天台宗纲要》静权大师 述   第二十六集(三)别教(一)立名的意义(二)别教的根性(三)别教的道理(四)别教的因果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课程:《天台宗纲要》第二十六集讲解:上传下喜法师地点:宁波慧日禅寺时间:2018年本集视频时长:37:38《天台宗纲要》原文(四)别教的因果别教的因,是次第三观。 先修空观:观一切法,当体全空,不待灭尽方空,既空人我,亦空法我,人法都空,见二空之理,这二空之理叫做真谛;次修假观:观空而不住于空,从空入假,观一切法,虽如幻如化,而因果历然,毫发不爽,从此起行,广学佛法,利益众生,这样便可以见俗谛;次修中观:以前所修的空、假二观,都是入中观的方便,称为方便道。 空、假二观已成,真、俗二谛已见,然后得入中道第一谛观,观一切诸法,当下具足空、假、中三谛,亲见不思议理性。 这时虽说是别教的因,其实已和圆教中人所见无二无别了,这样次第修三观,叫做次第三观。 空观成,断见思惑,成一切智,出分段生死;假观成,断尘沙惑,成道种智,出方便土中的变易生死;中观成,断无明惑,成一切种智,出实报土中的变易生死。 从初入中道第一义谛观,登初地,便同圆教初住位的菩萨,从此进修,虽名别教的位次,其实证入了圆教的位次了。 别教的果,是中道无住涅槃,中道之理,不住空、假二边,体自寂灭,叫做中道无住涅槃。 这是从别教当教而说,其实别教的妙觉位,还是圆教饶益行位的菩萨,究竟的果,事实上还是圆教的三德涅槃。 · 藏通别圆 · The Distinctive Teaching别教这里的空、假、中三观就更饱满了。 对于中来说,空、假只是方便,是为了递进,是做垫脚石的。 这在藏教里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藏教是没有第一义谛的,但是在别教和圆教里就有第一义谛了,一实相印。 如果以别教的这种智慧从空入假,然后又能够从空、假观的方便,亲见到中谛的不思议理性。 所以见地越高,智慧越高;因越殊胜,果就越殊胜。 实际上只要我们一学,就会发现祖师们的逻辑思维是很清楚的。 就好像在佛陀时代,有人跟佛陀说,僧团的六群比丘还有调皮的。 佛陀说现在的六群比丘比五百年后的高僧大德还要杰出。 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那还了得啊! 那都是圆教的登地菩萨。 比如龙树菩萨,祂说自己只证到欢喜地。 欢喜地只是十地菩萨中的第一地菩萨,但是这个第一地菩萨到底是别教菩萨十地的第一地呢? 还是圆教的第一地? 如果是圆教的第一地,那也是很了不得的,见地已经圆满了,这个见本身就是佛。 这里说,证得别教的果已经可以到中道无住涅槃了,“中道之理不住空、假二边,体自寂灭,叫中道无住涅槃。 ”无住涅槃空假中The Tripitaka TeachingThe Shared TeachingThe Distinctive TeachingThe Perfect Teaching扩展学习资料《中论》龙树菩萨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 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 诸佛依是二谛,而为众生说法。 若人不能如实分别二谛,则于甚深佛法,不知实义。 若谓一切法不生是第一义谛,不须第二俗谛者,是亦不然。 何以故?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 则不得涅槃。 第一义皆因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 若不得第一义,云何得至涅槃? 是故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 复次,不能正观空, 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 不善捉毒蛇。 若人钝根,不善解空法,于空有失而生邪见。 如为利捉毒蛇,不能善捉反为所害;又如咒术欲有所作,不能善成则还自害;钝根观空法亦如是。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2-01-14 22:29: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