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就是一场向内走的修行 内容: 佛教新高能觉醒无论当下在做什么,都可以借由我们的心转化为无量功德。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 王阳明有句话说道: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11岁的王阳明在私塾读书。 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 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 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 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 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王阳明24岁时,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 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 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 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 王阳明有句话说道: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有颗强大的内心便能无往而不胜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 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 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 发布时间:2022-01-13 15:05: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6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