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16个字,直接道破修行天机(看懂的有几人?!) 内容: 佛教新高能觉醒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神佛菩萨。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感慨:奇哉! 奇哉!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行,只是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什么是佛? 有一次印度异见王想要囚禁达摩弟子,异见王说:如果你能告诉我佛是什么,我就放你走。 异见王问:什么是佛? 达摩弟子:见性是佛。 王问:性在何处? 达摩弟子:性在作用。 王问:若作用时何处出现? 达摩弟子:若现于世,当有其八。 王问:何谓其八? 达摩弟子: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若见,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足,在足奔行,遍见时却如微尘信息,知者知是佛,不知者唤作精魂。 可见人心本来就俱足一切,只不过是尘世中的烦恼和私欲遮蔽了这颗心,禅宗修行过程就是还本来面目的过程。 禅宗的十六字精髓,道破修行千年玄机,极其宝贵: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何处见性? 在一家寺院,小和尚问师父:师父,我们的佛性在哪啊? 师父说:木头都有火性,你去柴房在木头中找火性吧,找到了火性,就知道佛性在哪了。 小和尚去柴房,把木头劈个粉碎,也没有找到火性。 急忙回禀师父:没找到! 师父说,你把木头燃烧就知道了。 小和尚回到柴房把木头点着,熊熊的烈火燃烧起来。 这时小和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佛性在何处? 佛性在作用。 佛性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 佛者觉也,在何处觉? 在六根处觉。 在眼为视觉,在耳为听觉,在鼻为嗅觉,在舌为味觉,在身为触觉,在意为知觉。 这见闻嗅尝觉知,就是六根的作用。 修行就是摄六根,不外求,把握当下,那么时刻都在修行。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动念不住相是大定。 心学创始人陆象山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心即是一面镜子,你想什么,镜子就会呈现什么! 心是什么样,命运就会什么样! 我命由我不由天,心才是真主宰。 无心才是真修行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凡事不必刻意,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你刻意去修行,你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但如果你没有刻意去修行,那么开悟自在其中,而你做的也就是真正的修行。 当你刻意去坐禅,就会创造出“你”和“我”二元对立的相,就会有分别和执著,烦恼就会加重。 如此一来,你就会把自己和坐禅分成两边,你在其中一边,坐禅在另外一边。 这样,你与坐禅就会变成两回事。 当你能把自己与坐禅合二为一,才是真正的坐禅。 我们常以为,青蛙跳跃的时候不是坐禅,坐着的时候才是坐禅,这是极大的误解! 发布时间:2022-01-06 16:11:0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