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且慢!这些法器乃是龙天耳目,可以看但别随便动 内容: 很多人来到寺院看到钟和鼓,或者桌上各种法器都会心生好奇,想要敲敲听听然而,法器既然被称为法器就说明它不同于一般乐器和日常用品那么,到底可以试试吗? 敲击法器就是在召集十方诸天护法莅临法会因此未经寺院和法师许可不能擅自敲打法器如果是法师或居士在练习法器的使用是需要一定的仪式告知龙天护法“弟子众等练习梵呗,请诸护法龙天免参”法器也分很多种类各自有不同的用途和内涵例如庄严道场的庄严具供养佛菩萨的供具出家人的生活器具等禅堂中使用的禅门法器而配合梵呗赞诵时使用的能发出声音的法器就是 梵呗法器 了梵钟,是佛教的“犍椎”之一,也就是敲打用的报时器。 梵,有清净之意。 有一定规模的寺院,都会建有钟楼悬挂梵钟。 不同的叩钟声,是通知僧众齐集僧堂、斋堂,还是警钟、肃众、进行佛事活动,寺内僧众都能分辨得清。 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中写道,“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每天全寺僧众早晚课诵前,也要叩钟。 晨晓敲钟,击破长夜,是警醒世人自无明长夜中觉悟;而晚暮敲钟,觉昏衢、疏冥昧,是唤醒世人的昏暗迷惑,又称幽冥钟。 佛教中的鼓,也称“法鼓”。 大型鼓多半悬于鼓楼或大雄宝殿内,中小尺寸的鼓则设置在鼓架上,上面配以吊钟,以备赞诵唱念敲击之用。 手鼓,则是拿在手中,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曾有一首经典的对联,“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寺院的钟声和鼓声,总是特别震慑人心,使人暂时放下俗世的烦忧。 佛教寺院里的磬是铜制钵孟形的,有圆磐、手磐之分。 圆磐,又称大磬,是念诵时所用,经常置于佛桌右侧,一般置于木架上,或是在下方安置一个绸缎底垫。 “磬”是“犍槌”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 礼佛或唱念时由领唱的维那师击之,是每日课诵时用于击鸣之法器,或在法师或居士礼佛时击鸣三下。 除了上述的圆磬还有手磐,也叫引磐,有柄用手可举,是礼佛、经行时的指挥乐器和佛事乐器。 引磬的音色清脆悠扬,具有振醒昏迷的作用。 而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转身、礼拜及其他动作的场合,用以提示和指挥大家的动作,保持一致。 木鱼是诵经时敲打的法器,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法器。 大众诵经的声音,随着木鱼声的节拍整齐划一,有控制声调节奏,破除昏迷、振奋精神的作用。 其名取意于鱼类,是因为鱼目不阖睛,昼夜常醒,所以法师们在赞诵唱念时敲击它,用来警惕大众精进,切勿昏沉懈怠。 铪子“铛”、“铪”是佛教赞诵或仪节中所使用的呗器。 两者配合板眼,庄饰节奏,以为“伎乐供养”。 这两种法器都是使用铜片制成的,其中,铛子形如有手柄的圆盘,用小木槌敲击发声。 而铪在古代也称为铙钹,由两枚圆铜片所造,两片互击而鸣奏。 铃铎,也称“手铃”,有柄有舌,振之即鸣,常出现在瑜伽焰口等法事之中,多用于“引魂、礼忏”时,主坛者指挥赞诵,庄严韵调。 梵呗法器是龙天之耳目,大众之共遵深盼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发布时间:2022-01-06 08:24:3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