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会念佛 作如来使 | 四祖法照大师往生日纪念 内容: 缅维四祖,懿德堪钦。 乐邦得师佛指陈,文殊示宿因。 普令群伦,即生达本真。 衡州钵中见圣境,台山一一悉亲造。 净土得睹承远师,竹林恭承文殊教。 并州佛声达宫闱,代宗遣使优旨诏。 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 ——《唐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赞》(印光大师)2022年1月3日,农历腊月初一,是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往生纪念日。 今据《净土圣贤录》、《莲宗十三祖师传》等记载,略述大师生平,以感念祖师精勤卓异的德业功行。 一、生 平 德 业栖止云峰 钵现圣境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早年身世事迹多不详。 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 永泰年中(公元765—766年),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后始修念佛法门。 唐大历二年,大师居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 一日,于僧堂粥钵中,见五色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东北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门内还有一寺,榜曰“大圣竹林寺”。 后来,大师又于钵中见云中数寺,池台楼观,万菩萨众,杂处其中。 大师以所见问人。 有一僧人说:“圣神变化,不可情测。 若论山川势面,乃五台也。 ”三圣现瑞 肯心朝台大历四年,大师于湖东寺,开五会念佛道场,感得祥云弥覆,云中现楼阁,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身满虚空。 衡州全城都焚香瞻礼,良久方灭。 大师又遇到一老人,他说:“你曾发愿,往金色世界,礼觐大圣,现今为何不去呢。 ”说完,就不见了。 大师于是与志同道和者数人,远行去朝拜五台。 竹林圣寺 闻深妙法大历五年四月六日,大师到达五台县佛光寺。 当晚四更,大师遥见异光照身,便跟随走了五十里,到得一山。 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 见二童子,自称善财、难陀。 二童子引大师至一寺,寺名“大圣竹林寺”,如钵中所见。 金地宝树以为庄严。 大师入寺,进得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坐师子座,万众围绕,而为说法。 亲见文殊 示以念佛大师向菩萨作礼,请问说:“末代凡夫,去圣时远,知识隘劣,障垢尤深,佛性无由显现。 佛法浩瀚,不知修何法门,最为其要? ”文殊菩萨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时。 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 此之二门,最为善要。 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 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二圣摩顶 授记得道大师又问:“当云何念? ”文殊答:“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继念,令无间断。 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完,文殊、普贤二大圣同舒金臂,摩大师头顶说:“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 ”大师欢喜作礼而退。 二童子送大师出寺门后,大师抬头,忽然境界消失,于是立石标记其处。 虔心礼佛 历睹灵异到了四月十三日,大师与五十余僧人,同往金刚窟,虔心礼三十五佛名。 大师才礼拜十遍,忽见其处,广大严净,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俱在一处。 后来大师单独到访金刚窟,愿见大圣,以身扑地祈请。 于是看见梵僧佛陀波利,引他入一院,名“金刚般若寺”,异宝庄严,光明闪烁。 大师虽历睹灵异,而未告诉他人。 依所见闻 仿建丛林这年十二月,大师于华严寺,入念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至第七日初夜,大师正念佛时,见一梵僧进入,对他说:“你所见的五台山境界,为何不传示给世人呢? ”言毕不见,大师心中奇怪。 第二天,大师又见梵僧对他说如前的话。 大师说:“我不敢隐藏圣道,但是担心他人对我疑谤。 ”梵僧说:“大圣文殊菩萨,现在此山,尚招人诽谤,你可惜什么呢。 你只管以所见境界,普告众生,使见闻者,发菩提心。 ”大师于是回忆所见,录以传世。 五台山大圣竹林寺大雄宝殿第二年,江东慧从法师与华严寺僧众,随大师到达金刚窟,于立石标记处,瞻仰旧迹。 大众悲喜未已,忽闻钟声,其音雅亮,节解分明。 众人愈加惊异,知道大师所见不虚。 于是书于屋壁,愿见闻者,共发胜心。 后于化竹林寺题额处,建一寺,仍号“竹林寺”。 功圆业成 自在往生大师于竹林寺笃志念佛,日夜无旷。 一天大师忽见佛陀波利对他说:“你的莲华已经成就了,再过三年就开了。 ”果然,三年后大师对众人说:“我走了! ”端坐而逝。 二、净 土 思 想法照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会念佛的理念中。 五会念佛以《无量寿经》作为理论基础。 经云:“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按大师自述,此五会念佛实系阿弥陀佛亲授。 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大师于南岳弥陀台,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道场,精进用功。 至第二七日夜,至阿弥陀佛所,大师白佛:“有何妙法,唯愿说之,唯愿说之。 ”佛说:“有一无价梵音五会念佛法门,正兴彼浊恶世。 ”言讫,彼佛国界,佛菩萨众,水鸟树林,皆悉五会念佛诵经,大师粗记少分。 阿弥陀佛又说:“只要你依此五会念佛诵经之时,我此国土水鸟树林,诸菩萨众,无量音乐,于虚空中,一时俱和念佛之声。 ”可见,五会念佛的音声旋律与西方净土的音声能产生同构共振的效应,诚为不可思议之法门。 惜此五会念佛在末法只传五百年,现已绝响。 大师曾经于并州五会念佛。 唐德宗时,诏入京师,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号五会法师。 大师的五会念佛体现净宗以音声作佛事的特质。 大师判言: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以名号为佛事,音声语言与第一义谛无二无别。 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之母,诸三昧之王,此即诸佛共所印定,又名如来禅。 大师一生修持念佛法门,精进勤苦,有诸多殊胜之感应,不胜备述,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问世流通。 归去来,生老病死苦相催。 昼夜勤须念彼佛,极乐逍遥坐宝台。 归去来,娑婆苦处哭哀哀。 急须专念弥陀佛,长辞五浊见如来。 法照大师的净土思想亦极具深切的宗教情怀,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恳切,感人良深。 大师言传身教,并以诸多灵瑞感应动发人心,作如来使,传布五会念佛,广度众生,其德业功行,实不愧一代祖师之荣称。 值此大师往生纪念日,祈愿弥陀哀怜摄受,大师慈悲加持,我等老实念佛,永出迷途,还度有情! 发布时间:2022-01-04 08:11:4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