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月映虚舟禅宗概论6013 真心妙用 内容: 6013  真心妙用真心妙用,我们了知真心的根基。 通过性和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我们来看什么为真心的妙用。 什么是我们在用妄心,如果以妄心为根基,纵使做诸多事宜,貌似修行,也与修行无关。 那我们看何为真心妙用。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身。 如果我们从身投射出去,变成了六尘,变成了十八界,变成了爱憎、取舍、得失。 进而延伸出去,这个“我”不断的放大。 甚至文身句身名身,这个民族、世界、意识形态。 那么我们在这个身上,其实都是颠倒的。 那么语的颠倒,那我们整个课程贯穿的都是不要落入语言的概念、落入语言的预设以及意,这些都不细讲。 它穿透这个身、语、意,而看到这个身背后的,是来自于心。 身心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讲的真心妙体修持的原理。 通过语,我们穿透所有的语言,能体会到“无”。 我们知道明暗,知道回互,能够穿透言外之意,相外之心。 那么才能去体会真心的妙用。 从这个意,从我们知识、概念、价值系统,变成了妙观察智。 这个了了分明,不受污染的清晰。 那么这样才能体会这个真心的妙用。 由此,我们看到业力的源头,也看到我们修行所依赖的福德。 所谓我们功德怎么显现,定慧等持,就是所有可以修行的心源。 回到心源,行至水穷处,这个“穷”,不是东流入海。 而是回到它的源头,回到雪山阳光,回到雪山阳光的如如之源头。 这叫“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我们这时候还有妄念,我们还有一些习气,那没有关系。 安住于这个真心,随它去,叫“觉即了,不施功,一起有为法不同。 ”也叫“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那我说,“青山不碍白云飞”,这都是在真心妙用上起修,这就是安忍。 来自于我们大安忍,从生忍,就是从身体的苦乐,到我们那种概念、价值、语言的穿透,叫顺忍。 进而了无生,我们知道这个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能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切断这头儿,包括语言是什么,即非什么,为名什么。 所谓《金刚经》的口诀透过来去了知这个真性。 所以呢,讲“吃饭著衣。 拈匙弄箸。 左顾右盻。 皆是真心妙用现前”。 但是妙用现前,是我们看到我们内在的自性在起用。 “凡夫迷倒。 于著衣时。 只作著衣会”。 那么我们在身上,落于身,比如吃饭时只做吃饭想。 吃饭时只作吃饭会。 也是不达真性。 “但随相转。 所以在日用而不觉。 ”所以我们吃饭穿衣,视为动用,全是我们的神通妙用,我们却不知。 却只是落在这个身体里,随着轮回受苦。 “在目前而不知。 若是识性底人。 动用施为。 不曾昧却。 故祖师云。 在胎名神。 处世名人。 在眼观照。 在耳听闻。 在鼻嗅香。 在口谈论。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遍现俱该法界。 收摄在一微尘。 知之者为是佛性。 不识者唤作精魂。 所以道吾舞笏。 石巩拈弓。 秘魔擎杈。 俱胝竖指。 忻州打地。 云岩师子。 莫不发明这著大用。 ”所谓禅宗的公案,是祖师大德妙用现前,所谓公案的堪遍。 也是看你这一动,这一语之间,是真心流露,还是来自于妄心。 所以公案不是拿来修的,那是真题考试。 我们才明白公案,是哪一层的考题,你在当时,你道一句来。 这就成为我们,勘验自己功夫的一个法宝。 而不要去颠倒,认为这公案是拿来修的,所谓参话头,这是一种非常颠倒的事情。 这就是真心妙用。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发布时间:2021-12-26 21:43:1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