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种共修的机会,比独处更加弥足珍贵 内容: QINGLIANGBAO■依了义者,了义者名为知足,终不诈现威仪清白,憍慢自高,贪求利养,亦于如来随宜方便所说法中不生执著,是名了义。 若有能住如是等中,当知是人则为已得住第一义。 是故名为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不了义者,如经中说,一切烧燃,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无我,是名不了义。 何以故? 以不能了如是义故,令诸众生堕阿鼻狱。 所以者何? 以取著故,于义不了。 --《大般涅槃经》Buddha知见佛陀在《涅槃经》里反复强调“了义”和“不了义”这个问题。 了义的人看什么都了义,不了义的人看什么都不了义。 所以佛陀在世,众生反而会因为祂的住世而堕落。 但佛陀是自在的,祂为什么一定要在你的频道里让你堕落呢? 衪从空间上、时间上稍微拨一点点,就跟我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了,我们就看不见衪了。 了义的人看什么都了义,  不了义的人看什么都不了义。 定位定位不要说佛法了,连世间法尽量要有一个理性的、道德的正确判定,都需要有一种定位,如果偏一点就不对了。 人与人之间,持有不同的知见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命运也不一样的,再不会相见的。 Qingliangbao谈心就像手机一样,你的电话铃响了,别人的手机为什么不会响? 因为频率不一样。 你看得到我这个人,但是你看得到我的思想吗? 看不到的,所以我们人类用语言交流,这是最简便的方法。 过去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那《论语》讲的是什么呢? 就是孔子与学生之间的聊天,拉家常。 佛陀讲的千经万论,也无外乎谈心而已。 佛陀就是通过这种交流,使众生从共同乘上的认知,与佛陀形成共同的价值认知,进而随着佛陀的智慧引导,提升到道的趣向和意乐上来,就是为了要把大家带到佛法的正确知见里。 慈悲慈悲要引领众生如履平地一样走出这个轮回的世界,是不容易的。 Buddha新昌大佛寺是智者大师涅槃的地方,涅槃纪念塔、衣钵塔里刻着一幅字,上面有智者大师亲口说的一句话:“损己利他。 ”把自己的修行境界分享出去,对自己是会有损害的。 所以智者大师入灭前曾慈悲地告诉大众:“吾不领众,必净六根。 为他损己,只是五品位耳。 ”(摘自仁禅法师《净土十疑论讲记》)自我保护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生命最原始的状态。 一个人要经过怎样地深刻思考,才会把利他作为生命的选择。 Qingliangbao道心所以我们佛弟子要慢慢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本来觉得学佛很简单的,没想越学越发现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业障。 所以就会表现出想去住茅蓬,想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里修行。 这也算有道心的。 如果你觉得独处如黄金一般珍贵,那你在人群里也可以保持着独处的优良品格。 如果没有这种优良品格,让你一个人住在山上,虽然你绝对自由了,绝对个体了,但是你的心并不在“道”上,蚊子和蚂蚁就够你忙的了。 其实,如果有道心了,想找一个自己独处和享受寂寞的机会,是很好找的,但是要想找一个天天陪弟子聊天的师父,还真不好找。 共修珍惜所以就有人总结:闭关,是简单的;听经闻法,是难遭难遇的。 所以一方面希望大家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珍惜“寂寞”这样一种独立品格,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珍惜这种共修的机会,它来之不易,所以弥足珍贵。 回向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1-12-26 21:35: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