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她在五台山建了一个亚洲最大的比丘尼道场:她的出家因缘竟是这样的…… 内容: 01五台山有将近一百多个寺院,而普寿寺,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寺院。 之所以说它与众不同,一是:它不对外开放;二是:那里是全国最大的比丘尼(女众)道场。 三是:那里戒律严明,道风谨肃,在佛教界口碑非常高。 据说,当年歌手李娜出家后就曾在此修行。 而普寿寺的当家住持,便是这位佛缘深厚的如瑞法师! 普寿寺修学宗旨:以华严为宗;以戒律为行;以净土为归021957年,如瑞法师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佛化家庭中. .. 从小在家里听到父母长辈说的最多的就是通愿老法师,可以说父母和亲人都是通愿老法师的护法以及弟子。 通愿老法师是谁呢? 她是中国四大名尼之一,原本是出身于官宦家庭的大小姐,北大毕业之后因听讲《华严经》两年,深有省悟,顿发出家之心。 于1940年,她便剃度出家,潜心修持佛法。 文化大革命期间,她曾遭遇牢狱之灾,受尽很多艰难困苦。 但她却胸怀坦荡,精进修持,并发心:首先要度那些打骂过她的人。 1956年,便来到五台山,弘化一方。 因此,便与如瑞法师一家结缘了……所以,在小时候的如瑞法师心中,长大了就很想见见这位让父母家人那么敬佩的老法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门墙上刻下的:知事须知03年轻时的如瑞法师,有着自己的梦想,便是以后要当一名教师。 1977年,在农村当知青的她,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考到太原师范学院。 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教师这个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职业前景不是很乐观,这让如瑞法师当时也很茫然困惑。 于是,就在这个契机因缘之下,如瑞法师见到了通愿老法师。 通愿老法师那年,是1979年,文革已经结束了,如瑞法师那年22岁,第一次来到了五台山。 见面后的通愿老法师亲切地问她:准备毕业后做什么呢? 如瑞法师当时就说: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 老法师听了说这很好啊。 可如瑞法师听了却说:老法师,当老师不但没权没钱,还很有可能成为改造对象,这哪里好呢? 老法师听了便对她说:为人民服务不一定需要权,也不一定要有钱,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善巧方便的来为人民服务。 这一次的见面,老法师对她说的话,让她释怀了很多,对通愿老法师,以及佛门中人的印象也增加了亲近感。 而两年之后,如瑞法师与通愿老法师的再次见面,则让如瑞法师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出家后的如瑞法师与通愿老法师041981年,如瑞法师大学毕业了。 通愿法师从五台山下山,来到了她姑姑家。 听到这个消息的如瑞法师,于是也去到了姑姑家,第二次见到了通愿法师。 这次通愿法师又问她,准备毕业做什么? 如瑞法师听了笑着说:准备考研究生,考宗教系的,因为我们家都是佛教徒。 老法师听了说:这很好啊,我现在就可以介绍你到四川女众的佛学院,直截了当地去研究佛法不是更好吗? 如瑞法师当时听了,听到有这样一个地方,即便知道去那个地方学习佛法要剃头出家,也很感兴趣。 可是当她把这个想法和父母说时,当时她的父亲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说:老法师啊,闺女等到退休年纪出家可以,但现在,你看现在政策各方面,以及我们对她希望又这么大,以后研究生毕业,不是能做更多的贡献吗? 或许真是因缘具足,一切自有安排,如瑞法师的父亲到最后,还是同意了女儿去佛学院学习佛法的决定。 就这样,那一年,1981年,24岁的如瑞法师跟随通愿老法师去了四川,并在四川见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位恩师:隆莲法师。 后来,出家多年的如瑞法师回忆说:隆莲法师给人一种,你一见她呢,她一说话就会给人一种鼓动性,就觉得有那种激情,就比如说,我不做不可以,我非得做,所以在我的心里,我把她老人家比作太阳……而通愿老法师呢,我一见她的话,比如我想发火,心里有很多的烦恼,想一股脑全跟她说,可一见老法师她呢,不用说了,自然就感到心里很清凉。 躁动不起来,自然就会感到很安详,所以她老人家在我的心里,像月亮……通愿法师当年示寂,隆莲法师发的唁电:南山日月,清凉冰雪,鸿泥几度留遗迹。 古调重弹,律意谁传,流水高山生暮寒。 悲君不起,留君无计,青囊总是埋愁地。 长记相从,丽日晴空,影落峨嵋第一峰。 05当时如瑞法师的同学,都不相信她会走出家这条路,在她同学的心目中,如瑞法师她读书时喜欢搞朗诵唱歌,喜欢表演节目,只要有她的地方就会有快乐。 而如瑞法师她从小就是这样的人,她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只要有我的地方,我就希望有笑声,希望有我的地方就不要有痛苦。 善根深厚、正能量满满的如瑞法师,怀着这样的愿心,在当时已80多岁的妙通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了…… 发布时间:2021-12-24 21:53:3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