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内容: 循业发现《大佛顶首楞严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 惑为因缘。 及自然性。 皆是识心。 分别计度。 但有言说。 都无实义。】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障缘,你怎么随这个缘? 咱们举事实说吧! 现在你的功用得很好,很进入,业障来了,干扰来了——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如果你没修行,就是你没感,没感这个障缘还不来、不应——感应、感应! 当你一修行,你用功用到将要成功的时候,障缘来了。 这个例子很多了,像我们住山的、独修行的道友们。 我在上方山——就河北的上方山,现在改成公园了——我一个师伯,同一个法门的,他在上方山一斗泉——那个地方有个石头,有个泉叫一斗泉。 他几乎要近于成道,业障来了。 从来没谁请他,也没谁跟他来往,等他要进入成道的时候业障来了,人家来请他到北京一个大庙做方丈。 这是好事,一个山里的和尚,人家请你做方丈,而且庙很有名的,那他很高兴去做方丈去了。 方丈做了不到一年,人家是找他藉他一个名望,完了就把他给撵了。 他等再回山、再修道,以前那个境界没有了,以前那个进度没有了。 就像我们做一锅饭,已经要熟了,一个插曲,你去忙着做别的事,这个饭火断了,饭夹生了,回来你再想吃,是生饭。 那你回来再想修行,从头来吧! 还不晓得产生什么障缘。 这叫什么呢? 循业发现。 有的循业发现是成就的循业发现。 当你要堕落,突然遇见善知识给你种启发,这也是循业发现。 两途都有。 但是因为我们没智慧,掌握不住。 如果你自己能掌握住,那就好了,绝对能成道。 把这件事当为因缘、当为自然,全是错误的。 那叫“识心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如理地思惟,你以你智慧的观照合理不合理。 合乎什么理呢? 合乎佛教导的。 所应知的这个知是个什么? “世间无知”,那要有知是什么样子呢? “无知”就是不解悟,不知道生死,也不知道修行的根本,把一切事情都认为是自然的、是因缘所生的,这个不合乎圆解。 咱们现在是从初学到圆解、到圆悟,学《楞严经》,《楞严经》就是从你初知到圆解圆悟。 那你应当要知道拿经来对照,对照你的行为,一切恶业不让它循业发现。 那你认识到了,它成长不灵了,感觉着“唉呀! 我这是业现前”,你能掐断,那你就不随业转。 有两句话,“心被境转”,你的心被一切境界相转了,那就是凡夫了;“心能转境”,一切逆缘的境界,我都把它转成顺缘,即同如来。 但是我们在这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这个智慧?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这个智慧得产生力度——你明白,明白但力量不够,你转不动这件事情、现象,那你就被现象给转了。 若力度要够,那就转过来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求佛菩萨加持、求三宝加持,到这个关键时刻,这是最重要的时候,这是真正的求三宝加持,你产生力度,你智慧上头增长。 智慧长了,烦恼就轻了,烦恼就转不动了,就被智慧转。 假如说你现在功夫用得很好,正在紧要关头,或你在塔院那地方没什么限制,你修行得很好,将得力了,好,常住、如瑞师父派人来要你到常住开会,完了要你来当执事。 完了,就把你的力度给撤销了。 他们说得多好听的——你到常住当作行菩萨道,利益大众,比你一人修行功德大得多。 你听着多好,去吧! 你这功力没有了。 将来再修,从头再来。 就像我们烧锅要煮一锅饭,正是饭要熟没熟的时候,你底下火撤了,这个饭夹生了,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一者靠自己掌握,坚持! 我们常常地当你功力一够的时候,业风来了——你在普寿寺修行很好,或你家里头来个电报,妈妈病很重,要你回来照顾。 你已经学佛这么多年,回来吧,照顾照顾妈妈,用佛法帮助妈妈修行。 这很正大光明,这多好,又尽孝。 但是你想再回去、再回来,再修功力到那程度,办不到了。 为什么我们修行要经过无量劫,大家就知道了。 所以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不历僧祇获法身”,不要经过很长时间证得法身,就是顿超直入、立证菩提。 这得有大智慧,没有大智慧,境界现前,克服不了。 有些事都是净缘,不是染缘,染缘你也能克服,净缘你没办法。 净缘,好比你在这修行,人家让你做方丈,当人天师表,当然这是好事、净缘,但是你的修行可断了。 有人拿这样说:“唉呀! 你这自修,自了汉。 你过去,对于公众是行菩萨道,多光明,多正大。 ”去吧! 行菩萨道去吧! 完了,菩萨道也没行成,声闻道也没修到,况且所修的不见得是声闻道。 这叫什么? 这叫循业发现。 请点击下面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发布时间:2021-12-24 21:41: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