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自身努力无可替代:持诵经咒祈愿,只会得到你应得的 内容: 来自微信的一个提问:“您好,请教个问题。 经文说,念诵其他菩萨名字一劫,还不如念诵地藏菩萨名号一时和供养。 能够灭除一切罪。 满足愿望。 但是念诵一时了愿望没实现。 是业力的问题。 或者福报还不够。 所以没实现愿望。 那为什么还说得一切所愿,这看上去好像有点矛盾。 请问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就好比有个人念诵,没满足愿望,您之前文章提到佛经里有提及说业力的问题。 ”倾莲池:满一切所愿,只是一个方便说,真较真起来,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已说过。 满愿需要众缘和合,佛菩萨加持只是一个因素,自身的福德、业力、因缘等因素也影响着结果。 所以自身的努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大富豪本身不修法,这是由福德力所决定,普通人的福德力若太差,即使再怎么诵经咒祈祷,佛菩萨再加持也不可能登上福布斯排行榜。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举过一个例子,有位僧人业力太重,阿罗汉加持也吃不了东西,快要饿死,最后佛力加持才吃得了。 但是龙树菩萨又说,如果这个人的业力更重的话,佛加持也没有效,依然会饿死。 《大智度论》云:“问曰:若能满一切众生愿者,则众生有边,无有受饥寒苦者。 何以故? 一切众生皆满所愿,愿离苦得乐故。 (龙树菩萨)答曰:满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实一切。 如法句偈说: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已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虽言一切畏杖痛,如无色众生无身故,则无杖痛;色界众生虽可有身,亦无杖痛;欲界众生亦有不受杖痛。 而言一切,谓应得杖者说言一切,非实一切。 以是故,菩萨满一切众生所愿,谓应可得者。 然菩萨心无齐限,福德果报亦无有量;但众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 ”龙树菩萨在这里解释,经典常说的诸佛菩萨满足一切众生愿,指的是众生应当得到的,也建立在因缘果报上,而不是随心所欲。 为什么? 菩萨是没有分别心的,福德也无量无边,但是众生有无量罪障,即使菩萨加持赐予,也无法得到。 这就解释了,为何同样修佛菩萨名号、财神咒语求财富,有的人涨几百元,有的几千元,有的则是几千万? 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财尊无分别平等加持赐予,但是各人的业力不同,得到的各有差别。 “如舍利弗弟子罗频周比丘,持戒精进,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与,鸟即持去。 时舍利弗语目揵连:汝大神力,守护此食,令彼得之! 即时目连持食往与,始欲向口,变成为泥;又舍利弗乞食持与,而口自合;最后佛来,持食与之,以佛福德无量因缘故,令彼得食。 是比丘食已,心生欢喜,倍加信敬。 佛告比丘:有为之法皆是苦相。 为说四谛,即时比丘漏尽意解,得阿罗汉道。 有薄福众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又知众生不可得故,深达法性故,诸佛无有忆想分别,是可度是不可度;心常寂灭,意无增减。 以是故,菩萨欲满一切众生愿,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萨无咎! ”舍利弗的弟子罗频周比丘,持戒精进,乞食六七天,都无法得到食物,其他僧人赠送给他,食物却被鸟叼去。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持食物给这位比丘,由于业力极重故,食物刚到口,就变成了泥巴;舍利弗尊者送给食物,那位比丘以业力故,也嘴巴自合,无法食用。 最后佛力加持之下,比丘才吃得了饭,不被饿死,再经佛说法开示,顿证阿罗汉果。 但是,龙树菩萨又说,如果一个人的罪障比舍利弗弟子罗频周比丘还重,即使是佛亲自加持,也无法拯救。 这直接诠释了,当一个人业力极重时,即使见佛,或者佛加持,他的所愿,也无法满足。 业力会遮止他实现愿望,哪怕有最强力的加持。 在同等加持之下,每个人的福德根基、业力不同,所得也不尽相同。 而那些不信佛的人,乃至其他宗教的人士,他们的福德力若大,善报成熟,享福的业力形成决定的趋势时,不修什么法,照样大富大贵,甚至比那些精进的佛教徒,世间法上过得更好。 因为即使没有和佛菩萨、护法神相应的缘起,他们自身的业力,就已经无比强大,哪怕没有佛力加持,依然可以过得风生水起。 而天天求佛的佛教徒,若业力太重,哪怕佛加持,也可能过得一团糟糕。 有人问,既然如此,还学佛做什么? 不,正因为如此,才要学佛。 刚才说的业力,是什么? 就是因果! 因果不局限于信不信佛,遍及世间一切处。 不论信佛与否,都在因果的大网之中。 你若明因果,可以创造安乐的业力,不信因果,肆意造业,则折福堕入恶趣。 佛菩萨的核心在于菩提心、解脱成佛等出世间法,佛出世是为了令众生悟入佛知见,而不是以欲勾牵。 很多事情,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组成,而非一因一缘,所以,现实当下的努力是无法替代的。 比如若将全部精力都用在持诵经咒上,而无心于世间法,那么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怎么发展? 科技要发展,需要相关的科学家投入研究,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回到当下的现实,一个人想在世间有所作为,如在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这个贡献需要众多因缘,人力、物力、财力等聚集,如果这个条件不具足,只是念咒也无法实现。 又如西藏经济,在国家的投入支持之下不断提升。 经济发展需要规划,需要世间各个领域的运作,而非脱离这个因缘,只是持咒即可做到。 因此,佛弟子当有一个“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思维,你想有一个好的工作,你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创造价值的能力、交际能力等。 如何找到如意的伴侣,你要提高自己的魅力、吸引力等因素。 以前有位师兄说,见到有清净传承的一个人,持咒咒语达千万祈求发财致富,世间事业方面却远不如那些一心干事业的。 这不足为奇,因为佛力加持是一个因素,而事业的成功,涉及到时机、客户、产品、用户体验、营销等因素,这些因素做好了,就能成功。 佛力的意义,如能消除障碍,令这些因素聚集完整,从而创造最大的价值。 我们可以这么对比:A有能力、有人脉资源、有信誉、有产品。 B是普通的上班族,能力一般,几乎什么资源或者优势都没有。 佛力同等加持之下,你觉得谁更能成功? 愿吉祥! 发布时间:2021-12-20 04:47: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