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智慧的人,都能做到“五不问” 内容: 常言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中,那些真正智慧的人,都能做到“五不问”。 该图片由JoshuaWoroniecki在Pixabay上发布不问结果曾国藩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这句话并不是要求人们只耕耘,不要收获,而是在提点我们:尽管去耕耘吧,不用担心收获,有所付出,必有所得。 1924年,梁思成赴美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 有一天,他给父亲梁启超写了一封信,说他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3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遗忘了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回信说:“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 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后来,遵从父亲教诲,在“莫问收获”之下,他成为了中国建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山不问结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耸入天;河不问结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努力在当下,尽力在此刻,愿景得偿就会有希望。 相反,如果只是在等待中蹉跎,在幻想中消沉,那么,反向的业力所形成的障碍,必反噬掉向上求索的意志。 该图片由Hans在Pixabay上发布不问闲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过问闲事,是一个人顶级的自律。 有一位行者,打坐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总觉得身旁的人在说他的闲话。 他坐立不安,实在无法忍受,就向师父告状,说:“师父,他们老说我的闲话,我无法静下心来打坐。 ”师父双目微闭,轻轻说了一句:“是你自己老说闲话。 ”    行者不服,反驳道:“他们多管闲事。 ”   师父:“是你自己多管闲事。 ”    行者:“师父为什么这么说? ”    师父:“你不好好打坐,老想着他们操闲心,不是你在操闲心吗? 老管他们说闲话的事,不也是你在管闲事吗……”  生活中,智慧的人都懂得,与自己无关的事,不问、不想、不多嘴。 他们深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该图片由lxn15676204370在Pixabay上发布不问人私《荀子·非十二子》有言:“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该说的时候恰如其分,该沉默的时候,懂得不问也是一种温柔。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按捺不住好奇心,忍不住去追问别人不想对人倾诉的事情。 希望可以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寻得答案,但其实,答非所问和避而不答,就早已给出了结果。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安静地陪在身边,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保护。 不问人私,便是一种无声的安慰。 不问过往 发布时间:2021-12-03 18:10:4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