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哪里有法要修要证? 内容: 说似一物即不中《六祖坛经》云: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 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 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安国师指的是慧安国师。 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出了两位国师,一位是慧安国师,一位是神秀国师。 这两位国师都向当朝皇帝武则天和天下善知识们推荐曹溪六祖惠能大师,所以真的是“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啊! 安国师年龄最大,比六祖大师大概要大六十岁左右,神秀大师也比六祖大师大至少二三十岁。 他们虽然已经贵为国师,但还是向人称颂五祖的继承者——六祖惠能大师,这是多么崇高的品格。 《六祖坛经》里面的这段故事,不仅仅记录了怀让禅师来跟六祖大师学习,还含有这样一位嵩山安国师。 我们的心里面一定要学习这些祖师们的品质,这样佛法就会兴盛。 《六祖坛经》云: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怀让禅师跟六祖大师一见面,在这一问一答当中,没有一句是岔到题外的,心中都是明明历历的。 “修证即不无”,这句话很绕口的。 也可以理解成,修证实际上是不需要的,但是“污染即不得”,这个就是大清净了,不要去污染它。 这个大清净是不需要修的,也不需证的,无始无终,证什么? 佛在《金刚经》里说,吾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否? 如果有法,那就要证。 但实际上没有要证的,也没有要修的。 所以六祖大师在这里说:“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 ”一切诸佛明白的也是这个,觉悟的也是这个,连“证”字都不能用的。 所以六祖大师说你今天能够觉悟到这个,“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佛佛祖祖同一体性FORIQINGALIANGBAO佛佛祖祖同一体性,见地是一样的。 我们中国禅宗里讲,“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你的修行境界怎么样无所谓的,你的见地是最重要的,那个见地就是佛。 一尊应身佛跟十方一切佛是一样的,现在的佛跟三世的佛是一样的,一尊佛就跟千佛、万佛、无量无边诸佛是一样的。 有了这些理,有了这些领悟,依着这个见,依着这个因,然后再起大方便,就能真正地上契诸佛之本怀,下契众生之根机了。 如果理解了怀让大师跟六祖大师的这段对答,“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那就好了,这条路你就走下去吧,越往下走,你的因地的佛跟果地的佛就不隔毫厘了。 FORIQINGLIANGBAO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1-11-23 01:00: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