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5.远公大师之后诸位祖师如何弘扬jingtu法门? 内容: 远公大师之后诸位祖师如何弘扬净土法门? 自远公后诸祖师大德,极力倡导,自行化他。 如昙鸾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 智者作《十疑论》,极陈得失,著《观经疏》,深明谛观。 道绰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 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 清凉疏《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 永明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 自昔诸宗高人,无不归心净土。 而莲池、幽溪、蕅益,尤为切挚诚恳者。 清则梵天思齐、红螺彻悟,亦复力宏此道。 自后若昙鸾、智者、道绰、善导、清凉、永明,莫不以此,自行化他。 昙鸾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 智者作《十疑论》,极陈得失,著《观经疏》,深明谛观。 道绰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 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 清凉疏《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 永明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 自昔诸宗高人,无不归心净土。 唯禅宗诸师,专务密修,殊少明阐。 自永明倡导后,悉皆显垂言教,切劝修持矣。 故死心新禅师劝修净土文云:“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 ”又云:“参禅人最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 ”又云:“汝若念佛,不生净土,老僧当堕拔舌地狱。 ”真歇了禅师《净土说》云:“洞下一宗,皆务密修,其故何哉? 良以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机。 ”又云:“宗门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于净业者,得非净业见佛,尤简易于宗门乎? ”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 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证入。 ”长芦赜禅师,结莲华胜会,普劝道俗,念佛往生,感普贤普慧二菩萨,梦中求入胜会遂以二菩萨为会首。 足见此法,契理契机,诸圣冥赞也。 当宋太真二宗之世,省常法师,住持浙之昭庆,慕庐山远公之道,结净行社,而王文正公旦,首先归依,为之倡导。 凡宰辅伯牧,学士大夫,称弟子而入社者,有百二十余人,其沙门有数千,而士庶则不胜计焉。 后有潞公文彦博者,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将相五十余年,官至太师,封潞国公。 平生笃信佛法,晚年向道益力,专念阿弥陀佛,晨夕行坐,未尝少懈。 与净严法师,于京师结十万人求生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从其化。 有颂之者曰:“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 不为自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 ”寿至九十二,念佛而逝。 元明之际,则有中峰、天如、楚石、妙叶,或为诗歌,或为论辩,无不极阐此契理契机、彻上彻下之法。 而莲池、幽溪、蕅益,尤为切挚诚恳者。 清则梵天思齐、红螺彻悟,亦复力宏此道。 其梵天《劝发菩提心文》,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 学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谁不俯谢娑婆,高登极乐,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会之良朋乎?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76页 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发布时间:2021-11-05 16:13: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