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上行下效 内容: 第一百零七句【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 ”。 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知节。 此之谓七教也。 七教者,治民之本也。 政教定,则本正矣。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出自《群书治要》卷十《孔子家语》。 曾子向孔老夫子请教,怎样教化人民,办好政治。 因为政治清明、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人民就会幸福安乐。 所以古代读书人的志向,都是要办政治,造福于民。 如果经常领纳圣贤人所留下来治国智慧,就可以节省很多摸索的时间,少走很多的弯路,将政事办理得井井有条。 孔老夫子说:“上敬老,则下益孝。 ”在位者能够尊敬老人,臣民就会更加孝亲。 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尊敬老人,是因为尊敬老人是教导人们以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世原则待人处世。 老年人其实是对社会贡献最多的人,下一代之所以能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都得益于上一代所做出的贡献。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人们知恩报恩,对老年人特别尊重。 但是现代人为什么对老年人愈来愈忽视和淡漠呢? 甚至出现了很多不赡养父母、打骂父母的现象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人们把功利主义做为处世待人的标准,一件事对人们有利益,人们才会全力以赴。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世原则,对于在位者、当权者,就可能极尽谄媚巴结之事,言听计从;但是对于自己的父母,却不能够照顾和关心,不能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 这就是把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世原则,变成了功利的处世原则。 “上尊齿,则下益悌。 ”君上尊敬年长者,臣民就更加友爱兄长。 自汉朝以来,中国就是以礼治天下。 礼有很多种,比如“乡饮酒礼”,是在家族聚会时,为了团结整个家族的感情,而设计的一种礼节。 在乡饮酒礼当中,坐次的排位都是按辈分、年龄排序。 即使有人身居高位,做到了部长、宰相,但是由于年纪比较小,还是要排在后面。 这样安排就是提醒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曾接受过叔叔伯伯、那些长辈给予的照顾、教育和付出,不要忘恩负义。 不能因为自己有钱、有地位了,就可以财大气粗,执意要坐在前面、坐在正位,这就不是以恩义、情义、道义为处世原则。 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能将知恩报恩的心自然地保持一生而不改变。 礼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提起感恩之心。 最可怕的就是随着社会地位的逐渐提升,随着财富的逐渐累积,而报恩的心愈来愈少,认为那些成就是全凭自己的本事。 这就是被外在的虚荣心,把自己的本性本善逐渐染污了。 中国古人强调孝悌,就是培养知恩报恩的意识,培养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世原则。 从爱父母、爱兄弟,把孝悌之心推而广之,推广到爱一切人,爱一切生命,这个仁慈博爱的心才有了原点和基础。 所以孝悌之心确实非常重要。 中国传统教育就是将孝悌之心这一天性保持一生不变,并且将它发扬光大,最后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上乐施,则下益宽”,君上乐善好施,臣民就更加宽厚。 在《古文观止》里有一篇文章《义田记》,记载的是范仲淹先生的故事。 范公在世时,兴办义田,当时的义田有一千亩。 他乐善好施,有仁慈之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后代子孙,传到清朝时期,他的后代将义田扩大到四千亩。 范仲淹自己生活非常清寒,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去世的时候连棺材都没有,更没有为后代留下任何钱财。 他还写下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亲贤,则下择友”。 君上亲近贤士,臣民就重视选择朋友。 在上面的人尊师重道,亲近贤德的人,譬如清朝时期,皇帝延请儒释道三家大德到宫廷里讲经,并且率领百官、妃嫔一起学习。 于是百姓也自然重视,聘请有德行的老师教导自己的子弟。 所以上行下效,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很良善。 《弟子规》上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人们每天读圣贤书,就是和圣贤人做朋友,就是在亲近圣贤,亲近仁者,其结果就是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圣贤的熏陶,不知不觉地,思想、行为、言语就产生变化。 “上好德,则下无隐。 上恶贪,则下耻争。 上廉让,则下知节”。 君上注重道德修养,臣民就不会做不可告人的事;“无隐”是没有隐瞒的事。 就像司马光先生所说的,我平生所为之事没有一件不可与人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君上厌恶贪婪,臣民就耻于相争;君上清廉谦让,臣民就知道坚守节操。 这都是教导领导者、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对于下属、儿女及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七教者,治民之本也。 政教定,则本正矣。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七教”,即上述的七条,是治理人民的根本。 政治教化的原则确定,根本就端正了。 凡是在上位者,都是人民的表率,表率端正,还有什么事物不端正! 这是强调,要治理人民,在位者的率先垂范是最重要的,所谓“上行则下效”,身教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做领导的、做父母的、做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起心动念都要小心谨慎。 上位者不能一味要求指责下位者,而是要负起责任,靠自己的言行、身教,把家庭、团队、还有企业单位的良好风气带动起来。 发布时间:2021-10-29 20:57:2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