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给我们的是积极的人生观 内容: 《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五课一、藏教首先叙述藏教,分为六节:1、立名的意义;2、藏教的根性;3、藏教的道理;4、藏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立名的意义(二)藏教的根性(三)藏教的道理 甲、生灭四谛第一苦谛第二集谛 精华语录 祖师意·佛陀一生的教法“The Teachings of Shakyamuni Buddha”佛日清凉宝FORIQINGLIANGBAO藏通别圆,对于我们来说暂时就是一个名词。 佛法很高深,虽然藏教在判教里已经算是钝根的了,但这里面有阿罗汉、辟支佛、菩萨。 我们在佛门里就是钝根中的钝根。 所以学这些,就是先知道佛法有多高深。 不建庙,不知道祖师艰辛;不学教,不知道法海渊深。 很多人说,佛教我知道,就是教人做好人的。 实际上不要说做好人了,什么是坏人、坏人从哪里来、坏人的因是什么、果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道理。 智者大师把佛陀一代时教分为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是从竖的角度,从时间的角度上,概括了佛陀一生的教法。 从内容上来说,从法义的角度上来说,又有藏、通、别、圆以及顿、渐、秘密、不定。 在当时的中国来说,实际上智者大师的判教,就是解释佛陀的本怀、解释佛陀的秘意、解释佛陀的教法,在对众生根器的这种契理契机上,应该说是得到佛教界的公认的。 智者大师出生的年代,达摩祖师已经来了,那禅宗里常常会问:祖师西来意是什么? 祖师往东方来,来我们中国了,他带来了什么智慧呢? 往往我们就是能够去了解祖师意,有个修行的入手。 智者大师把整个佛陀的一代时教都和盘托出,非常明晰地告诉我们佛教是什么。 对于社会来说,对信佛的和不信佛的人来说,实际上都想了解。 ”认识自己·我们在生死轮回中“The Samsara in Saha”佛日清凉宝FORIQINGLIANGBAO 虽然藏教跟通教、别教、圆教比起来好像不是很高,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供千僧斋,能供到一位阿罗汉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虽然祂们证得的是偏真法性,但我们连对自己的五蕴身、生老病死都还没有感觉。 所以我们要能认识自己,能觉得佛陀的法药可以治我们生死的病。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病——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 世间很多人不承认生死轮回,觉得生命一死就没了,一了百了,甚至也不承认因果。 如果没有佛给我们的正知正见,我们甚至连看一眼这些内容的兴趣都没有。 身心被邪知邪见控制着,玩着很肤浅的游戏而不肯放下。 如果有一天你明白了,你真的会觉得不值得一玩。 陶渊明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不明白道理的人自娱自乐的,但你却不愿意,这也是一种觉悟。 ”真实写照·有固执的我执我见“Self-attachment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elf”佛日清凉宝FORIQINGLIANGBAO 发布时间:2021-10-27 22:58:2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