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如梦,怎样才不枉这一生呢? 内容: “人这一生可短暂了,有时候一想,这人生和睡觉是一样一样的。 眼睛一闭一睁,这一天就过去了;这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 .. .”这是一个曾经很流行的段子,有的人听着笑一笑,有的人听着听着就沉默了。 还有人说,时间短的是“黄梁一梦”,做的时间长的就是“人生大梦”。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苏轼就曾写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说到底,梦和人生最终又有什么不同呢? 梦里的一切感受都很真实呀,有荣华富贵、有金玉良缘,也会有惊悚恐惧、甚至生离死别。 即使梦醒了,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是那样强烈,说不定眼泪还挂在脸上。 但梦醒了就是醒了,一切了无痕。 那么人生在世,每一天吃饭、睡觉、工作、娱乐、交友,又或是金榜题名、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功成名就、爱恨情仇. .. .. .所拥有的这一切,在生命走到终点时刻,和梦醒时很相似,哪一样都带不走,哪一样都并不真正属于你。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曾留下一首《醒世歌》,前面说的是处世良言,最后笔锋一转,“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落幕时,可知戏中人、梦中人又要归向何方? 那么,如果这一生最终只是一场空忙,是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也不需要任何努力了? 如果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是不是就得尽可能地享乐,才不枉这一生呢? 如果相信人死如灯灭,死亡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的确会陷入上面那种虚无状态中。 不了解生从何来生命是没有根的如果不了解死往何去生命是没有归宿感的找不到根和归宿的人会缺乏安全感拼命想抓住身边的一切却发现内心依然脆弱好在佛法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啊! 生命过程中因种种行业而产生的因果业力,在一期生命终结时,业力会推动着生命继续在六道之中轮回。 所以,大部分人活着时最珍视的财富、权利、地位、感情,的确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样东西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并且跨越生死的,那就是——业力! 如果看不清这一点,为了一些短暂的拥有或是声色享受,从而造下恶业,导致临命终后深陷三恶道而不能自拔,那是真正的颠倒,痛苦永无出期。 三参法师开示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并不像流星般刹那划过夜空就消失不见的。 人可以成佛做菩萨,人有六道轮回,人死并非如灯灭。 人的死亡就像换衣服,只是脱掉了这个肉身的色壳子,人的神识是可以转世投胎的。 我们怕谈死字,但我们这个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死了之后什么也带不走,家也带不走,房子再好也带不走,子孙再好、再孝顺他也不会跟你一起走,你所拥有的财富、名誉、地位,这些都带不走。 什么可以带走? 我们佛教里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这个“业”指的就是“业力”! “万般带不去”指什么? 指物质世界里的东西,包括你这个身体,物质层面的,这都是色法。 但是你这一辈子所造的业,这辈子所做的因果,都将会继续追随你。 这个业是善业和恶业,这个无形的意识层面的力量会一直跟着你,然后产生善报和恶报。 轮回路上的路粮从哪里来? 是修持佛法,戒恶修善,积德行善积累下来的。 我们修行所积累的福报资粮,不仅可以留给自己的来世,还可以留给子孙,俗话说: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读;留钱给子孙,未必守得住,还会招祸患;留给子孙最好的是德,积功累德,后代一定会有好的果报。 发布时间:2021-10-23 17:26: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