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之。 内容: 第一百零一句:【孔子曰:“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之。 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 ”】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六《中论》。 孔老夫子说:想让别人信任自己,就应当少说而切实履行。 “微言而笃行之”,有两种解释:一个人做了很小的承诺,也要尽力地去履行。 如果每一个小的承诺都能够尽力实行,久而久之,人们就能够看到他的行为符合道义。 “微言”也可以理解为少说而多做,就是《论语》上所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真正去落实,效果才会愈来愈长久,“则用日久”,是效果持久。 “用日久,则事著明”,成效日益长久,事理就会更加彰显。 “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 ”效果能够持久,事理能够彰显,事情会更加清晰。 有目共睹、有耳皆闻,就无法歪曲事实。 所以希求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不能仅靠自己的言语,而是要靠自己的行为去证明。 观察一个人也是如此,不能只观察他如何说,而要观察他如何做。 就如同孔老夫子所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这非常重要。 要想不轻易地失信于人,就要做到《弟子规》上所说的:“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在许诺之前,要首先考虑这件事是否符合道义,是否应该答应,是否能够办到?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要轻易地承诺。 譬如有人很喜欢喝酒,喝到尽兴处,别人称赞他、肯定他、夸奖他,他就很兴奋地轻易许诺。 结果第二天酒醒后,发觉这件事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容易办成,这时才后悔莫及。 所以“苟轻诺,进退错”,如果轻易地许下承诺,但又做不到,就会进退两难。 所以要做到不失信于人,就要在许诺之时非常谨慎,衡量好是否应许下承诺。 发布时间:2021-10-16 18:07:4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