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一丝的感悟,就有无量的感动 内容: FORIQINGLIANGBAO佛法僧THREE JEWELS佛、法、僧是什么? 六祖大师在《坛经》中,用我们中国人最朴实的语言解释了:佛者,觉也。 法者,正也。 僧者,净也。 觉,每个人都有的觉,就是佛;正,就是正确的,正道的;净,就是一个人要活得清净。 谁的内心,都是喜欢清净的。 实际上,谁的内心都是喜欢清净的。 一个睡觉打呼的人,碰到比他打呼还厉害的人,就知道他也是希望一个没有人打呼的安静环境。 一个觉得自己好像不太喜欢清净的人,如果碰到一个比他还脏的,就知道自己还是喜欢清净的。 我们普通人一般只关心自己的命运,实际上,一个时代的人会决定着这个时代的命运,也决定着整个世界的命运。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想把自己领悟到的佛法分享出来,但是我们的底气是不足的。 因为我们领悟佛法的得利也非常得微小,我们自己谨慎地保护着这一丝佛法的觉照力,希望能让它由一丝一丝变成一缕一缕,然后变成一根绳,再变成一根支柱。 但是我们现在还不是柱子的受用,我们只能分享一点信息,如果世间人还不能明白,那是很正常的。 有一个禅门公案:一个禅师,在深山里搭茅棚修行,每天到隔壁的山崖打水,从茅棚到隔壁的悬崖之间有一个独木桥。 有一天看见独木桥上站了一只受伤的野鸭子,他就不去打水了,回到茅棚里,腿一盘,圆寂了。 我们很用心悟其中的道理也不一定能悟得出来的。 为什么历代祖师要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 在近一千年里,这位禅师的举动被一代一代佛门之人精心地呵护着,令这一片洁白的雪花还能够飘落到这个纷繁的时代里来。 人就是为了爱清净,所以要懂得珍惜清净,在不清净里也要选择清净。 如果环境都不能清净怎么办? 你只能保持心的清净。 如果你身边有人吸烟,你的肺有可能就不清净了,但是要想,只要我有机会,我就跑到清净的地方,让自己的肺能呼吸到清净的空气。 实在没有办法,我也要让心清净;再没有办法,就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总之,要把一切对境都变成功德,这才是修行人。 为什么越是生起了珍贵菩提心的修行人,越是一个人清净地修行? 因为我们的菩提心是非常稚嫩的,是不堪一击的。 如果我们这辈子能遇到一个发菩提心的圆教菩萨,往往就是遇到了我们也不知道的。 即便有了多少年的修行功力之后,或许眼睛能看到菩萨了,但是也未必能理解衪的。 像静慧老法师和我师父悟公上人这样的修行人,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也难以理解的。 去年在纪念师父百年展的时候,我们有位师兄弟给我师父做过侍者的,告诉我,说他跟着师父之后,师父把他带到宁波七塔寺见桂仑老法师,就叫他拜,不说停你就不要停。 他大概拜了一千拜左右的时候,桂仑老法师才叫他,好了,可以了,你这辈子做出家人可以做得牢了。 有一丝的领悟就有无量的感动一个圆教的菩萨,祂是修了多少世的了,我们几十年的时间怎么可能参懂他的境界呢? “一句阿弥陀佛,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 ”所以,如果我们有一丝的领悟,就有无量的感动。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扫码关注我们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1-10-15 21:46:1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