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命的存在只是这个身体吗?显然不是! 内容: FORIQINGLIANGBAO让佛性腾空而起QINGLIANGBAO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色法”和“名法”佛陀讲:“诸比库,为何说是色? 因为它被破坏,所以称之为色。 被什么破坏? 被冷、热、饥饿、口渴、苍蝇、蚊子、风、烈日及爬虫所破坏。 ”我们能体会到佛陀讲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生命界物质的部分。 这里侧重于讲生命界五蕴里面的色法,是能被心识知的物质状态。 名法:能够感受快乐痛苦的是名法,是心理现象,能够起贪爱或排斥的也是名法。 名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法,一类是心所法。 在这里的“心”是指纯粹识知所缘的心识,而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相关心所一起生起。 心所的意思是“属于心的”,就是伴随着心一起生起的相应心理素质。 —— 摘自上座部古源尊者讲解的《阿毗达摩》水落石出色法就是引生身见,名法实际上就是我见、我执。 这个色身的见,也可以称为见惑;名法,也可以指思惑。 一个色法,一个名法,就可以把我们这个人全部给总结了,可以把我们从生死轮回业报的这个“我”里搁浅下来了,让我们的佛性腾空而起,水落石出。 我们只要过滤掉色法、名法,剩下来的就是佛性。 佛性是我们的本体这个能观照的、不生不灭的佛性,众生下地狱时它在,做饿鬼时它也在,觉照、正觉时它也都在的。 但是我们往往皈依了我们的业报身,不知道这个业报身是业报,不知道它不是我们的本体。 我们的本体是佛性,但我们迷失了本有的佛性,沉溺在业报的境界里,叫“迷心迷境”。 这就是一个凡夫的痛苦,这种苦叫谛。 所有的凡夫,哪怕六道里面差别再多,模样不一样,觉受不同,但是苦谛是贯穿一切凡夫六道的生命的。 每一个生命都是这样这两天有个弟子,写他的感想,他说,“当我用十二缘起支去对照那些生命的时候,发现无一例外,所有的生命都可以符合十二缘起……”他这一讲我很吃惊,因为这两天我正看到这个。 佛陀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就把这个十二因缘法在祂自己身上观,然后在众生身上观,在娑婆世界观,在他方世界在观,无量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都符合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每一个生命都是这样,人是如此,狗是如此,猪是如此,蚂蚁是如此,蚊子是如此,六道里的一切众生都是如此。 不仅此界如此,他方世界亦是如此。 抉择出色法和名法佛陀在菩提树下,曾经就有过这种观,所以祂才自信地讲出了这个谛——苦谛、集谛、道谛、灭谛。 佛陀就是用这个智慧,把我们生命里的色法和名法像筛网子一样隔离出来,剩下一个佛性。 佛性不生不灭、能观能照,它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名法。 色法和名法都是无常法。 我们的水大是不是无常的? 我们的地大是不是无常的? 风大、火大都是无常的。 我们的观念是不是无常的? 我们的观念就属于名法,都是无常的。 但是你能觉照、能抉择出色法和名法的“觉”有没有现前? 就会现前了……觉,是无常法还是常法? 它是不灭的。 它有漏法还是无漏法? 它是无漏法。 它是染污法还是清净法? 它是清净法。 这才是我们的主人。 轮回是一场误会轮回是一场误会,生死是一种错误。 所以佛陀才要救我们,但救了之后,佛陀拂一拂袖子,说跟我没关系——祂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最后却说:“哎呀,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啊! ”佛说你们个个都有佛性,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佛陀三轮体空的智慧。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1-10-10 23:04: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