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内容: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九十一句:【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 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七《礼记》,源自一个典故。 担任乐正之职的子春,在下堂的时候脚部受了伤,几个月都没有出门,而且面有忧愁之色。 他门下的弟子问:“老师的脚伤不是好了吗? 为什么几个月不出门,还面露忧愁之色? ”子春回答:“我听曾子说过,父母生我们的时候,齐齐全全地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身体,子女也要齐齐全全地把这个身体保护好,这才是『孝』。 不缺损自己的躯体,不辱没自己的身分,这就是『全』。 所以君子每走一步都不敢忘记孝道,但是这一次,我却忘却了孝道,所以面有忧色。 ”进而他提出“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 ”孝子连步路、说话的时候都不敢忘记父母。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 ”如果连走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有大道可走的时候,就不会选择走邪僻的小径。 有船可乘的话,就不会冒险过河。 因为不敢用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做危险的事情。 “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及作反)于身。 ”这里有个括号,“及作反”,也就是忿言不反于身。 如果孝子开口说话都不敢忘记父母,就不会口出恶言,招致别人的辱骂。 那么也不会遭到别人的回骂使父母远离恶言。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不辱没自己的名声,也不让父母蒙羞,这才是孝道。 真正的孝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想到父母。 只要他能够想到父母,言行举止必然谨慎。 一位官员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德有伤,贻亲羞”。 在一次重大的走私案中,相关的领导纷纷牵涉在案,只有一个官员没有牵涉到,没有贪污,也没有因为帮忙走私而接受贿赂。 检察人员问他原因,记者也来采访,他说,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师,他一生特别地好面子。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一旦东窗事发,被关进监狱,我的父亲肯定受不了,他会自杀。 我一想到这点,就不敢去贪污受贿了。 他正是因为想到了不让父母蒙羞,自己的行为不当会辱没父母,所以他能够保持廉洁不贪。 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想到父母,他必然不敢做违背理法的事情,必然是一个廉洁有守的官员。 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因为孝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小心谨慎。 而把孝道尽圆满的人,就可以称为圣人。 发布时间:2021-10-08 00:22: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