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善的大义 内容: 十善的大义作者:生根活佛. 仁孜尼马     古人云:“人之性,善恶混;修其善,为善人;修其恶,为恶人。 ”意思是说,人性具有善恶两种因素,皆与生俱来。 然而,经过后天的熏染与学习,发展善的因素则成为善人,发展恶的因素则成为恶人。 谁都不想成为世人眼中的恶人,所以唯有分辨是非善恶,亲近善知识,依善而行。 佛教中诠释“十恶”,从内心深处立誓不做“十恶”,由此戒心引发“十善”。 “十善”的内容包括“身三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善”,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三善”,即不贪、不害、不邪见。 身、口、意分别代表行为、语言和思想。 以下让我们逐一解读“十善”。 一、身三善     1. 不杀生。 不去做杀害他人生命的事。 《佛经》云:“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不去残杀加害。 ”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 单纯不杀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杀生而去放生,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不杀而放呢? 自己心里立下誓言:我永远不杀生,或者某时某地不杀生,或者不杀害某某众生等,乃是善业。 若在上师、三宝所依等面前进行承诺发誓,其功德特别大。 因此仅像这样随便不杀生还不够,必须在心里立下誓言,无论怎样也不造杀生的恶业,要尽力去放生。 若因其他缘故不能永远断除杀生的恶业,也可立誓在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不杀生,也能得到很大的功德。 仅仅不随便杀生还不够,必须要放生。 2. 不偷盗。 不做偷窃强夺他人财物的事。 《经书》云:“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 ”单纯的不偷盗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偷盗而去布施,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不偷而施呢? 自己心里立下誓言:我永远不偷不盗任何人的东西。 若在上师、三宝所依等面前进行承诺发誓,其功德特别大。 仅仅不随便偷东西还不够,必须要自己的财产布施给别人,才是真正的善业。 3. 不邪淫。 不做合法夫妻之外的淫念和行淫。 单纯不邪淫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邪淫而去持戒,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心里立下誓言:我某时某地不邪淫,或者不邪淫某某众生等,乃是善业。 若在三宝等面前进行承诺发誓,其功德特别大。 所以仅仅不随便邪淫还不够,必须要受戒律。 二、口四善     1. 不妄语。 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 单纯不说妄语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说妄语而说实语,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立下誓言,某时某地不说妄语等乃是善业。 因此不随便妄语还不够,必须要断除妄语,而且要说实事求是的话与说谛实语。 2. 不两舌。 不说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 《经书》云:“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 ”     单纯不两舌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两舌而说和睦之语,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立下誓言,某时某地不说两舌及离间语等乃是善业。 因此不随便说两舌话还不够,必须要断除离间语,还要说和睦与化解怨恨的话。 3. 不恶口。 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不说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 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 单纯不说恶语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说恶语而说悦耳之言,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立下誓言,某时某地不说恶语等乃是善业。 因此不随便说恶语还不够,必须要断除恶语,还要说别人悦耳的话才是善。 4. 不绮语。 不说花言巧语,轻浮无礼,不正经的话。 单纯不说绮语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说绮语而精进念诵,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立下誓言,某时某地不说绮语等乃是善业。 因此不随便说绮语还不够,必须要断除绮语,精进念诵或者闭嘴,或劝别人做善事。 三、意三善     1. 不悭贪。 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奉献给需要的人,捐助社会福利事业等。 单纯不悭贪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悭贪而发舍心,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立下誓言,某时某地不贪财等乃是善业。 因此不随便贪图还不够,必须要断除贪心,经常发舍心及当持舍心。 2. 不嗔恚。 不怨恨别人也不发怒,就是不发脾气。 单纯不嗔恚也不一定属于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嗔恚而修饶益之心,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立下誓言,某时某地不害心等乃是善业。 因此发不害心还不够,必须要断除害心,而且要修饶益心,就是利益他人的心。 3. 不邪见。 远离颠倒,认知的或是理解的事情是正确的、真实的见解。 单纯不邪见也谈不上是善业,真正的善业是自己发誓不邪见而修持正见,才属于善业。 如何做到呢? 自己立下誓言,信仰三宝与因果关系、了解佛法的正见等乃是善业。 因此随便不邪见还不够,必须要断除邪见,通过学佛修心当依正见。 佛教中的十善业,指断除十不善业,并且修持对治恶业的善法。 修善法之时,誓言尤其重要,比如,不是简单地说“不去杀生”或“我的习惯就是不杀生”,这些都不够,这些不属于善业,是无记业,没有善报,也没有恶报。 必须有誓言,在上师或佛塔、佛像、佛经前面真诚发下誓言才有功德,才属于善业。 这样誓言将成为清规戒律一样的制约。 有些人很难完全做到十善,可以按月在农历一月、四月、六月、八月、十二月去守十善,在这五个月中修行的功德会很大,也可以按日在每一个月当中初八、十五、二十二、三十这几天承诺不作十恶,功德也比较大。 哪怕只承诺一昼夜或更短的时间不作十恶,这种戒心都会有很大的功德。 哪怕我们承诺夜里不杀生,哪怕承诺不杀不可能杀的生命都有功德。 比如不杀老虎、不杀龙,或者承诺不偷天人、非天的东西,或者承诺不与天女、龙女邪淫,等等,这些都有善业。 只有发誓而不违背都有功德与善业的能量。 比如,以前本教有位乐歇上师,他讲:“我在前世受了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杀、盗、淫、妄、涂香、饮酒、歌舞、高广大床、过午不食),便得到七世戒体人身。 ”     《经部》云:“在恒沙劫中,以天人福报供养恒沙佛陀的功德,比不上守一昼夜的戒律所得福报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已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那还用说两天、一个月、一年甚至用一生去守戒吗? 如果守戒的功德是有形的,那一个月守戒的功德尽虚空不能容纳,何况我们守戒一直到生命的结束,会积累无限的功德。 发布时间:2021-10-07 23:53:1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