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许多重要的功课,都在《金刚经》这4句话里! 内容: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流传最广的佛经之一。 它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经书中蕴含的空性智慧,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佛法产生更深层的了解,更可以把这些智慧用在生活当中。 《金刚经》中的这4句话,蕴含着佛法的广大智慧,可以极大启发人们的心智,却有常常被人们忽略。 这4句话,你读过吗? 0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学佛之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容易在所学佛门的类别上起争执,分高低。 学净土法门的人,说禅宗修行缓慢不得力;学禅宗的人,又会反过来说净土宗的人慧根不足。 这些在法上的争吵,其根本缘由是源于内心强烈的分别心。 佛陀说四万八千法门,是根据当时佛在世时,众生根性习气的不同,因类施教留下来的。 这些法本就没有什么高低分别,只是说某种法门与修行者更契机,会更好地进入修行状态。 每条修行的道路,其最终的目标都是解脱生死,证悟涅槃,千万不要被自己的分别心骗去了。 由修行延伸到生活中,人们也应该学会放下分别心,去修平等心。 外在的一切好坏美丑,也都是由自己这一颗分别心而来。 因为心中先有了分别,所以由心投射在外在事物上的目光便有了比较和高低。 我们要明白这些都是我们的妄心在作怪。 02“所做福德,不应贪著。 ”当我们了解因果之后,便会升起行善积德的心。 因为行善就是在为我们的人生种善因,一定会收获到好的结果。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产生自私自利之心,功利之心。 如果有这样的心念,则又会掉进贪欲的陷阱。 对于所做的福报功德,我们不应因贪求而升起执取之心。 有了好处,我们自己并不领受,而是要把这些功德回向给法界的一切众生,愿所有众生都可以享受到功德的益处,有这样的心念才是真正的福德。 0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最大的一个思维陷阱,就是认为我们的心是永恒的,周围这短暂存在的事物也是长久的。 正是这种思维,才使得我们产生连绵不断的贪恋。 但是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众生的心也都处于变化之中,这就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也永远握不住,永远是过去。 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就已经变成了现在,我们正要说现在,就已经变成了过去。 04“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有非常多的名号,因为世人记不住,就只传下来十个。 分别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而“如来”的这个名号,便非常清晰地表达出了一种观点。 那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时说道的一句话:“众生皆具如来智慧种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得证悟。 ”“无所从来,亦无所见”就是想要告诉我们,我们的自心本具佛性、自性本具佛性。 我们只知道不断地向外寻找,却不知道我们的内在便拥有着一切。 佛教中这个偈子说得十分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我们很多人在读《金刚经》时,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其想要表达的道理。 所以大部分人,也只能够人云亦云地抓住,一些大众熟知的名句不放,像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等等。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 发布时间:2021-10-07 17:13:3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