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内容: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八十五句:【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这句话讲的是诸侯如何尽孝,也就是领导者、在位者应该如何尽孝,如何长久地保持富贵。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诸侯在民上,故言在上,敬上爱下,谓之不骄,故居高位而不危殆也。 ”诸侯高高地处在人民之上,所以是讲在上位。 他能够做到尊敬天子,佑爱黎民百姓,就是不骄慢。 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身处高位而没有发生倾覆的危险。 一个人身居高位,能够敬上爱下,没有傲慢之心,尽管地位再高,也不会发生被倾覆的危险。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费用约俭,谓之制节。 奉行天子法度,谓之谨度。 故能守法而不骄逸也。 ”费用能够节俭、节约,就叫“制节”。 奉行天子的法度,这叫“谨度”。 一个人能够节俭又守法,即使财富再丰裕,也不奢侈浪费,这就叫“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高高地居于位置上,但是没有被颠覆的危险,才能够长久地保持尊贵的地位。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虽有一国之财而不奢泰,故能长守富。 ”诸侯都是拥有一个诸侯国的财富的人,但是不奢侈不过分,这样才能够长久地守住财富。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富能不奢,贵能不骄,故云不离其身。 ”一个人虽然身处尊贵的地位,而且能守住财富不离其身,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国家,使人民和乐相处。 这就是诸侯的孝道。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戒慎的样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好像站在深渊面前,或者是在薄薄的冰上行走,都是非常地危险,要特别地小心谨慎。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诸侯尽孝道必须做到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骄慢和奢侈,其实是现在领导者特别严重的两个问题。 《易经》言“一阴一阳之谓道。 ”观察天地自然的变化都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 这个物极必反的道理,在自然界中时时都有表现。 譬如说日与夜,寒与暑,春夏与秋冬,潮涨与潮落。 古人观察天地自然的规律,来指导我们做人不能够骄慢,不能够太过分,否则会给自己招致危险。 《易经》言“人道恶盈而好谦”,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厌恶骄满的,喜欢谦虚的,所以谦卦六爻皆吉。 《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 六爻的爻辞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的。 谦卦的卦象是地山谦。 高山本来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谦卦之中高山宁愿居于平地之下。 一个人如果有权有势,又才华横溢,此时,君会戒之,臣会妒之,因此,就要像曾国藩一样推功于上,让利于下。 这个事情做好了,不能够把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推给皇帝,推给领导,说我都没有做什么,都是领导的支持,领导不支持,我这件事做不成。 让利于下,这个利益不能够自己去贪得,贪得无厌就会招致怨恨,要把利益分给属下,没有属下的支持和辛劳付出,这件事也依然办不成。 所以说是推,其实他也不是推。 他是真正明了了这个事实真相,应该明了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聪明智慧的结果。 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和没有下属辛勤地付出,这件事也依然做不成。 所以这个谦卦,确实是懂得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为世人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尚书》言“满招损,谦受益,是乃天道”。 谦虚给人带来利益,骄满给自己带来损失,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道理。 一旦一个人骄满了,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就不会再有好学的品质,他的人生就很难再进步了。 这些道理,都是古代圣贤人观察天地之道给我们提出的怎样长久地保持富贵的方法。 现在的领导者,如果学一学这些教诲,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锒铛入狱的现象了。 发布时间:2021-09-25 22:05: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