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慧为炉火,金刚故无畏|一代高僧圆瑛大师圆寂纪念日 内容: 农历八月十三日,是一代高僧圆瑛大师圆寂纪念日。 圆瑛法师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的一代宗师。 法师宗说兼通,台贤并重,禅净双修,解行圆融,一生爱国爱教,始终践行报国济世宏愿,是佛教界为人宗仰的一代楷模。 圆瑛大师在中国近代有佛教协会以来(民国开始),连任六届佛教会会长。 新中国建立之后,他是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 大师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一代高僧。 1. 观音送子 出家苦行圆瑛大师出生在公元1878年,1953年圆寂。 俗家姓吴,出家后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 他俗家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亲的名是元云,母亲阙氏,结婚之后,因为祈祷观世音菩萨求子,所以就梦中见到观音菩萨送一个孩子来。 大师因为是观音菩萨送给他家的,所以从小就善根具足,学什么马上就会。 他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由他的叔父照应长大。 读书的年龄入私塾读书,十分颖悟。 但是稍微长大一点,就感到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所以就想出家了。 但是叔父舍不得,不允许。 后来十九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病中他就这样想:如果这次能够痊愈的话,决定出家修行。 所以后来病愈,到福建鼓山,依增西上人剃度出家,到涌泉寺,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 受戒之后学习律仪,后来又到福州,追随达公老和尚修苦行,烧饭种菜,任劳任怨,不以为苦。 2. 佛教领袖 弘法利生圆瑛大师做中国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的时候,虚云老和尚是名誉会长,所以他跟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都属于中国近代高僧。 1896年,圆瑛大师十九岁,正式出家,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增西上人为师,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1898年,二十一岁赴常州天宁寺依冶开和尚学禅。 1903年,二十六岁又至宁波天童寺,依寄禅老和尚学禅。 二十九岁,于宁波七塔报恩寺,拜慈运老和尚受法,为临济宗第四十世;后又学天台、贤首这些教理。 圆瑛大师住持宁波接待寺,创办佛教讲习所,培养弘法人才。 《闽南佛学院开幕谨赠四绝》(其三)圆瑛大师济济英才萃地堂,出家无事却偏忙。 从知不为名和利,欲学如来救世方。 1910年,辛亥革命的时候,中国佛教总会成立,圆瑛大师被任命为总会参议长。 1917年,当宁波佛教会长,创办僧民学校及宁波佛教孤儿院。 沧溟浩淼水连天,为与孤儿解倒悬。 瓶钵远飘呼将伯,禅灯午夜不成眠。 ——圆瑛大师作(丙寅四月为开元慈儿院募集基金远渡南洋群岛逢王嘉禄先生见示绝句次韵奉酬)法师于接待寺,读永明延寿大师---净土宗祖师的著说。 读了永明延寿大师的和莲池大师的著说之后,这个时候又归心净土,从此法师力倡禅净双修,自利他利并重之旨。 大师一生当中禅净双修。 所以他做了讲经说法,净土法门的经他也讲。 在北京讲《楞严经》、《法华经》。 他不仅在国内弘法,而且也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去讲经说法,弘扬佛法。 圆瑛大师(前排中)创办上海圆明楞严专宗学院3. 爱国护民 铁骨铮铮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大师高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通告全国僧人建立护国道场,并以中国佛教会长的身份致信日本佛教界,希望日本佛教界发扬佛陀慈悲精神,挽救众生于战争苦难。 上图:圆瑛老和尚在宁波、上海、武汉等地积极筹备“僧侣救护队《辘轳体四首》圆瑛大师居山恒作感时诗,砥柱中流笔一支。 名教纲常今坠地,凭君出手为维持。 爱国精神系所思,居山恒作感时诗。 满腔热血成沧海,寿世文章救世悲。 满头白发念垂老,太息狂澜三峡倒。 居山恒作感时诗,铁笔千钧扶世道。 婆心侠骨有谁知,易俗移风寄所思。 破碎中原望收拾,居山恒作感时诗。 “七七”事变后,大师号召全国佛教徒投身抗日护国运动,成立中国佛教会灾区僧侣救护团,并亲任团长。 抗战期间,僧侣救护队深入各大战场,救死扶伤,护送难民,仅淞沪会战期间,就抢救伤兵和难民八千多人、掩埋遗体一万多具。 大师开辟多处难民避难所、佛教医院等,最多时救济安置难民数万人。 为筹措抗日经费,大师不远万里奔赴南洋,成立华侨募捐委员会,大力提倡“一元钱救国运动”。 在大师的奔走呼号下,爱国华侨纷纷捐款捐物,所捐善款善物最后全都用于抗日救国运动。 1939年秋,在上海突遭日本宪兵逮捕,以“抗日救国”问罪。 大师不为所屈,从容陈辩,每日结跏跌坐,提起慧照,置生死于度外。 日本当局无奈,又迫于外界压力,只好将大师释放。 大师曾说:“国民生在宇宙之间、国家领土之内,则爱国一事,就是人之天职,无有一天不负这种责任。 ”他在圆寂前留下遗嘱:“愿我全国佛教徒同心同德,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致力于和平事业,应思利民护国、饶益有情乃成佛之基、众善之首。 ”4. 圆瑛大师的思想这里略略介绍一下大师的思想。 圆瑛大师以《楞严经》为核心,并且通达天台、贤首、禅宗、净土四宗,博大精深,融各宗于一炉,会禅净于一体,破除门户之见,消灭宗派争端。 他是不主张门户之见,有宗派之争的。 圆瑛法师曾说:“余生平本无门户之见,初学禅宗,后则兼修净土,深知禅净同功;先学天台,后学贤首,乃知台贤一致;始学性宗,继学相宗,了知性相不二……”。 大师说,“佛教以一心为宗,觉悟为要,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法脉传承承传明旸长老(1916-2002)是圆瑛大师的嫡传弟子。 ▲抗战期间的圆瑛法师和其弟子明旸法师以及赵朴初居士明旸长老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一代祖师,曹洞正宗第四十七代祖师。 10岁听圆瑛大师讲经,并由其剃度出家。 从此,随侍圆瑛大师身边,直至圆瑛大师圆寂于宁波天童寺。 长老一生禀承圆瑛大师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精神,为佛教文化的复兴、古刹的重建、僧才的培养、对外的交往、慈善公益事业殚精竭虑,用尽心力。 ▲前排左:悟公上人前排右:明旸老和尚后排:传喜法师1990年,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上传下喜法师即在上海圆明讲堂亲近明旸长老,并在其足下受三皈五戒;1995年于明旸长老足下受具足戒。 传承祖师法脉  纯净无垢无染    圆瑛法师塔圆瑛大师一生精研教理圆融通达、利益众生无我忘躯的大菩萨精神,是我等弟子学习的楷模。 值此大师圆寂日之际,愿我等弟子学习祖师大德之愿行,深入经藏,真修实行,早日彻证本来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发布时间:2021-09-25 22:04:2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