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学基础》第二十六篇:佛学之宇宙论 —— 无色界 内容: 无色界此界无形体之相,欲色并离。 正报唯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无有色身。 又无依报之国土,唯有以识心住深妙之禅定。 无色故不能定其方处,因果报胜前,在色界上,此界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禅定寿命胜劣有殊差别有四:空无边处天:厌色而作空无边际之观解。 识无边处天:厌外空而思内识无边际之观解。 无所有处天:厌识而思无所有之观解。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心胜妙,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细想故不同无心名非非想。 阿修罗:译云非天,果报最胜,而无天德,故名非天。 有大神力,或居海底海岸,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好斗战。 三界又称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为有。 三界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为三途,或三恶道,以杀盗淫为因,招感此三恶道之果报。 人、天、阿修罗为三善道、合上三途为六道,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六道四圣称为十法界。 三界又分定散二地,地依处也。 欲界名散地,因心散乱粗动,不能注一境。 色无色界能住深妙之禅定,定心微细寂静,能专注一境故名定地。 发布时间:2021-09-15 01:27:1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