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为什么苦——七不退法第五组(一) 内容: 引  言《正法念处经》云:“听法功德,于一切功德,最胜最上。 ”2021年8月14日至21日,结夏安居最后一旬里,法师带领大众于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学习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言——诸比丘之七不退法。 法语甘霖,沐浴身心;字字殷切,悲智深长。 大众聚集一处,或思考,或欢喜,或赞叹,至深夜而不觉。 而今,我们将相关文字辑录成集,陆续发布。 愿屏幕前的您,能于此聆正声、思佛德、入妙理、趣菩提,共得法喜。 佛陀从那烂陀城前往巴陵弗村。 巴陵弗村位于摩竭陀国和跋耆国的边界,靠近恒河,两国的贵族们经常来到这里。 这个村的村民们为了两国贵族们起居方便,建设了旅舍。 佛陀到达巴陵弗村,村民们非常欢喜,也让佛陀入住于这个旅舍。 佛陀入住之后,对村民们宣说犯戒的五种过失。 上图:圣地——灵鹫山佛陀晚年住于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派大臣禹舍征询佛的意见,佛陀因此宣说了“诸王之七不退法”。 禹舍走后,佛陀向王舍城附近的比丘们宣说六组“诸比丘之七不退法”。 依此“七不退法”,可令僧团兴盛而不衰退。 上图:圣地——灵鹫山佛陀说法台此后,佛陀在灵鹫山多次说法,然后离开王舍城,带着众弟子开始最后的游化。 “七不退法”今见于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最后的《诸佛入般涅槃论》。 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收录于南传佛教三藏的《长部》(Dīgha Nikāya)之《大品》(Maha-Vagga),是记录佛陀入般涅槃前一年里的行历、教化以及涅槃前后情况最详细的一部经典。 七不退法——第五组(一)第一,修无常想第二,修无我想第三,修不净想第四,修过患想第五:修断除想第六:修离欲想第七:修灭想在佛教里,我们这个人叫正报,环境叫依报,我们的正报的缺点会展现在依报的世界里。 像现在地球的种种危机,实际上就是我们人类自身造成的。 所以说,你悲伤则世界悲伤,你光明则世界光明。 我们学佛法就是用佛的智慧来破除愚昧,来改变我们的贪嗔痴慢疑,这是“擒贼先擒王”,从根本上修正缺点,拯救自己,也从根本上解救世界,帮助世界。 因为依报就是从正报里展现出来的,我们要救世界,实际上就是要救人,救人就是救什么? 救心,救人的观念。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缺陷,自己的愚昧,自己的错误,就已经点亮了智慧之灯,这个生命已经是可喜可贺了。 而这样一个议题,世间其他地方是没有的,这就是佛教能历千年而不灭的原因。 因为是真理,所以不退转。 甚至它的传递不需要血缘,也不需要利益。 这种智慧的光明传递,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拯救和唤醒。 救苦是一个大的概念,这个概念怎么落地,是有非常细的方法的。 像我们今天学的这第五组七不退法,一共是七种想,达到第六个“离欲想”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趋向于解脱,离欲想指的就是涅槃。 “断除想”,就相当于四圣谛里面的断集。 而前面的“无常”、“无我”、“不净”和“过患”,是世间轮回的总的苦相。 对“无常”、“无我”、“不净”、“过患”,这四项内容我们认识得越来越透彻的话,下面三项,“断除”、“离欲”、“灭”的功德就会现出来。 也就是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就会从这个险境里抽身,那就得到安全的结果了嘛。 最安全的状态叫什么? 就叫“涅槃”。 一切苦的状态寂灭了,一切乐的状态现前了,那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所以佛陀来到这个世界示现了涅槃,实际上是给我们作出一个示范,让我们知道一个生命在地球上短短几十年,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取得这样的结果。 这个生死轮回的假象,你表面看好像波澜不惊,实际上仔细一看,暗涛汹涌。 所以我们首先是要对自己错误的认知有一个判定,知道不能停在凡夫的状态里,停在那里注定是悲剧。 我们为什么苦啊? 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 我们的身体也好,环境也好,都是无常的,不坚固的。 我们的呼吸,一会儿进一会儿出,是不是动态的? 我们的血液的流动,心脏的跳动,是不是都是动态的? 请问这种动态,是坚固的还是不坚固的,是常态的还是无常的? 它是无常的。 包括物质财富,能成为我们的信仰吗? 车子房子能成为信仰吗? 你说“我有房子,房子就是我的归宿”,房子真的是你的归宿吗? 你想一下就会知道它的不真实性。 包括地球,虽然是我们的摇篮,但它本身是脆弱的。 佛陀在经典里就讲到了,“国土危脆”,国土都是无常的。 有三个修道的人,快要死的时候,想要躲避命终的这种无常。 于是一个躲到石头里,一个躲到虚空中,一个躲到水里面,他们修道已经修到这个本事了,但还是没有用,没办法躲掉的。 因为这些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它本身就是脆弱不安定的。 你说“我就是自己的归宿”,那“我”更脆弱,五台山的石头你随便拿一块到手上都是上亿年的,有的是二十五亿年前的,这样的石头尚且无常,何况是你? 无常是遍一切处的。 从我们内在的生命,到外在的宇宙,正报依报都是无常的。 我们这样来讲“无常想”这个话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带着佛的智慧在认知这个世界,在解剖我和我所,解剖正报和依报,就已经在找这个宇宙的真相了。 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里面,有凡夫对世俗法的粗分四种颠倒:一是常执,执着这个世界是恒常的,不认识一切法的无常性;二是乐执,把我们的五蕴,尤其是受蕴的痛苦性,执着为安乐;三是我执,把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的,都是无我的,执着为有我;四是净执,把这个四大聚合的,会生老病死的不净的身体,执着为清净。 《胜鬘经》里也讲到,“世尊,凡夫众生于五阴法起颠倒想”。 五阴法就是五蕴法,色、受、想、行、识。 我们一般人之所以对佛法难以了知,就是因为佛法的每一个字都是对这个生命、这个世界的高度总结。 佛教讲“色”,是指我们的地、水、火、风,这四大都属于色法。 色法既遍布在我们身体里,也遍布于地球,遍布于宇宙。 所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听到的,全部叫色法。 那世间不懂的人,还以为这个“色”是讲好色呢。 再比如“受”,指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它包括了我们所有的肉体感受和精神感受。 还有“行”,行法。 我们坐在这边,难道只是坐在五台山,坐在法堂里吗? 我们有没有坐在时间轴上? 除了坐在三维空间,有没有坐在四维空间? 请问对于四维空间,我们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是被动的呀。 所谓行阴逼迫,正是在行阴这条轴上,有我们的生老病死。 色、受、想、行、识,这每一个字都可以包括百千万亿无量无边的法。 所以佛法是对人生宇宙的高度的智慧总结。 当我们不感兴趣的时候,边都沾不到,它太庞大。 只要你不理佛法,你整个就被这个真理的系统,抛弃在了外面。 不是你抛弃了佛法,是你拒绝了进步。 面对佛法,你就算想了解都是要花很大精力的。 你信,认真地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下来,也只是尝到了大海的一滴水而已。 但当你真的这样去学习,真正放空自己,心灵向三宝敞开的时候,佛法的智慧也会无余地流入你庞大的心灵系统中,这是很奇妙的。 佛陀所说一切法不是为了炫技,炫作为佛有多厉害,而是完全无条件地赠予。 就像下载软件一样,我把这个信息已经放好了,你如果信仰,就可以无条件下载。 本来我们在轮回的路上,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被动的苦难的角色,就像轮回当中的难民一样。 但是因为有了佛法,我们就能从低维的困境和逼迫里跳出来,慢慢地升到高维。 当升到更高维时,那个苦就结束了。 所以学习佛法,我们的生命就会因为佛法而庄严,而得解脱。 又因为佛法有救苦救难利益众生的功能,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最后就会有能力救苦救难,利益众生。 把众生从苦海救到慈航,从生老病死、外烦内恼的困境安置到安乐之地,这是只有佛法才能达成的目标。 ——缅甸三藏法师东达拉长老讲解曾国兴居士翻译三参法师于五台山古文殊寺安居期间领众学习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回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二维码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8-31 09:24:0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