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俱舍论》选读1:如何令所修功德在今生成熟? 内容: 时不时有人问,为何念诵经咒,修各种功德了,自己的糟糕境况还是没有好转? 修法未见好转的因素极多,最主要则是过去宿世的业力甚大,如滚滚向前之巨轮,非小小石块能将其阻挡,即所修犹不足以动摇业力之根本,故还是未见显著效果。 从古代或经典的公案中,经常见到一些累世受同一报应的故事,十世投胎为猪,九世中毒而亡,三世富贵……某一世所造的业力若比较重,会持续影响到多生多世,这时当下修的功德力比较轻微,就不足以转变。 而且,今生所修的功德,不论诵经咒、放生、供养、布施,未必今生成熟,也就有一个漫长的回报期。 大众往往等不及,毕竟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少有人想修法了之后,二三十年或下辈子才见效。 这就涉及到定业和现法果业的问题。 定业之形成《俱舍论·分别业品》云:由重或净心,及是恒所造于功德田起,害父母业定1、由极重的贪嗔痴烦恼习气或纯净心所造的善恶业,定受果,必成定业。 例如,有的人以极大的嗔怒、愉悦之心杀害动物乃至他人,以心力重故,必成定业,以后定受恶报,在劫难逃。 有的人虽然也杀生,但是杀的时候心有惭愧和不甘,事后不但忏悔悔恨,乃至修法做各种弥补,这就非重心,业力转为非定业。 基于此,说谎是妄语业,但是善意的谎言呢? 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妄语,一个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说不实的话语,心相续有别,业果亦不相同。 2、恒时相续所造的善恶业,虽非由极重心识做出,亦定受果。 这是一个好消息,普通人的心,恒常起重心不容易,哪怕对众生的慈悲,也难以天天悲悯不已,怎么办? 可以相续重复修善业。 如每天都坚持供养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坚持念地藏经、普门品,定期供僧、放生等,虽然你的心识未必达到纯净心的高度,但是因为这种不断的相续,未来必受果报。 供养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未来受人天之妙乐,乃至往生佛净土,相续不断地天天供养,这个果报就会成为定业 ,你一定会获得这样的利益。 放生、供僧、念经也是,你要想不让其他的业力干扰你的生命,可以创造一种决定性的趋势,天天修,定期修,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实现所愿的力量越来越强,最终成为一种定业。 如何往生净土? 相续不断地发愿、念佛、修往生资粮,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去修,这个净业最终会成为定业,也就是你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种必然,如滚滚向前的巨大车轮,驶向极乐世界,死主阎罗和魔王皆留不住你。 如何令富饶成为定业? 恒常不断地去供养布施,修增益财富的法门,你要经常去修,不能断,久之富饶就成为一种必定成熟的善果。 求姻缘幸福呢? 长期坚持去供花、供灯、看望陪伴孤苦老人、修怀爱法门等,久之逐渐现前。 所以,我们当赞叹那些修持一个法门或者供养佛菩萨几十年的人,他们的那份虔诚和付出,已经转为了定业,必受乐果,乃至往生净土,成为必然。 3、对于佛法僧三宝等(得胜果、慈定、灭尽定者)等功德福田作业,虽然不是重惑纯净心,也不是恒时修持,也定受果报。 从善的来说,供养证得圣果的诸佛菩萨、僧众等,必成定业。 以恶言之,那些撕毁经书、损坏佛像的,恶报成为定业,非大忏悔大对治极难转变,甚为悲惨。 4、对于自己的生身父母,随轻重心,行损害事,必定受业果。 大家要孝敬尊重自己的父母,体谅父母的难处,莫要令父母难过伤心,更不要不孝辱骂损害父母,这个业非常严重。 《顺正理论》:有余师说:若以猛利意乐所造,或有造已起欢喜心,或一切时数数串习,或胜愿力事力所起业皆决定。 现法果业(现生造业,现生受果的业)由田意殊胜,及定招异熟得永离地业,定招现法果1、业境殊胜(心轻境重),如佛法僧三宝功德田,能感召现世善报。 《俱舍论》中提到一个案例,古时一个比丘,在僧众中戏谑,装作女人语,现世变为女身。 虽然是偶然的玩笑,用心虽轻,但是对境重大,乃僧众,故现生受果。 因为对境差异而感果不同之事迹很多。 同样是放生,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和救了一只鱼,因为对境不同,功德果报不同。 同样是放生鱼虾,有的人放生的鱼是龙王子女的幻化,龙王来报恩,此人就可能现世间长寿富贵。 造恶业亦复如是,同样杀生,有的人杀的蛇、狐狸是有修炼的动物仙,恶报立至,全家遭殃,乃至家族世代受诅咒,出现各种横死或无法治愈的遗传病。 2、意殊胜(心重境轻)。 虽然对境一般,但是发心、用心殊胜,亦能感召现世报。 据说过去古印度有一位黄门,即男根不具的人,见到五百只牛即将被阉割,心生大悲悯,将五百只牛买回释放。 由此善事,黄门竟长出男根,转为大丈夫身。 对境虽是畜生,但是意乐殊胜,现生受果。 如果你对一群蚂蚁生起极大的慈悲,为它们的苦而落泪,然后对它们布施粮食饼干,虽然对境卑劣,但是心意重故,也会感召大果报,乃至现世报。 何况是对人类产生极大的悲悯呢? 福报更是不可思议。 3、阿罗汉果及不还果圣者的现世业报。 如果生于此地的阿罗汉及不还者,虽已离染解脱,但是未离染前所造的善恶业,因为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不再到此地受生,所以所有以前所作的各种业,如果是异熟定而时间不定的,必能感召现法果,现世受报。 如果这位圣者的业,时间不定果报亦不定,由于现在已经永断后有,就不再受此异熟果。 《顺正理论》:或有余业亦得现果,谓生此地永离此地染,于此地中诸善不善业必应现受,不重生故。 如阿罗汉及不还者,未离染时已造彼业,今离染故成现法受。 综合来看,对于作为凡夫的我们,宜应注重修持的是:1、发菩提心,以慈悲心、纯净心行持善法。 2、以三宝等圣者为福田对境。 3、修法相续不间断。 愿吉祥! 发布时间:2021-08-24 20:52:1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