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念之间 内容: 慧HUIDENGZHIGUANG寂止の修法第四个修法FOUR与前两个修法差不多,不一样的是:第一,对境换成了藏传佛教的四臂观音;第二,还要在观音菩萨的心口观想观音菩萨的种子咒,一个白色的藏文舍(ཧྲཱིཿ)字。 舍字要观想得越小越好,并将眼睛与心都专注在舍字上面,其他过程与前两个修法完全一样。 第五个修法FIVE 当前面的修法都修了,效果却不明显,心里的杂念还是源源不断产生时,就用最后一个修法。 让心里的杂念随心所欲地生起来,当冒出一个念头的时候,就去看这个念头。 这不是用肉眼看,而是让心自己去看,让心自己去面对自己。 一般而言,不太强烈的细微念头在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它会继续保留,一旦被发现,它自己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乌云在空中消散一样来无踪、去无影。 譬如说,当我们看到一朵红花的时候,心里立即产生了这是一朵红花的念头。 此时如果我们能立即发现这个念头的产生,它就会自己主动停下来,这也叫做念头的自解脱,念头的自生自灭。 但这并不是大圆满的自解脱,既不是空性也不是光明,二者根本是两回事。 不仅是心,包括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 再以耳朵听到的声音为例,当声波通过空气传递到人的耳朵里面引起鼓膜振动后,耳朵便听到了声音,但之后声音很快就消失了,这样的消失跟空性完全不同。 就像空中一颗流星划过去,一下子了无踪迹,不留下任何东西,仅剩下一片虚空一样。 找到念头消失的感觉后,立即停在这个境界中。 这样停顿几秒钟,乃至一分钟、两分钟,然后在第二个杂念还没有产生,感觉比较好的时候主动打断它,之后又从头开始修。 当第二个念头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观照它的诞生过程,并能意识到它自己会消失。 在它消失以后,也要知道它消失了,但此时不能去分析。 譬如去想,刚才我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然后我去看它,看了以后,它就消失了……不能这样分析、思维,因为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念头。 我们需要的是它消失之后的境界。 其后又以同样的方法去观察第三、第四个念头,就这样轮番不断地修,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修法,这种修法有点类似于大手印的一种修法。 当然,这个方法对强烈的念头是不管用的,比如,当猛厉的嗔恨心生起的时候,即使我们发现到并去专注它,它也不会停下来,因为它发展得已经很强大、很有力了。 中等以下的念头,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在没有证悟的时候,可能有些人会因为这与禅宗公案,以及大手印、大圆满字面所讲的内容比较相似,觉得自己已经证悟了,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的证悟不是这样的。 我们自己可以去体会,这只是没有任何念头,非常平静、非常宁静的状态,它的本质是阿赖耶识,既不是光明,也不是空性。 虽然这样的境界离证悟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如果真的修出了这种寂止,前面的加行也修得很成熟,再加上具德上师的窍诀与自己对大圆满的强烈信心,则开悟也是非常有把握的。 如果一天修四座,坚持一个星期左右,也会有效果,念头一定会减少。 但如果在效果出来以后,就停滞不前,再也不修了,那就没有用,过一段时间以后,一切又会恢复如初。 哪怕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凡人,经过这样的密法引导,也能非常顺利、非常成功地抵达空性、光明的境界。 待续文丨选自《慧灯之光》图片来自网络 发布时间:2021-08-19 15:11:5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