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证悟以后,每个念头都是修行 内容: 分巨商家居安防证悟以后,每个念头都是修行鼻能嗅诸香,妄执性非有,色相二俱亡,真空亦如是。 鼻识的道理也是一样。 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菩萨立即能感觉到空性。 在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当中,色相二者都不存在,对色法和相的虚妄执着都无影无踪,这种状态是符合法界的,也是菩萨出定以后的状态。 真空法界就是这样,没有任何色法与相,没有任何物质与戏论,这是菩萨的根本慧定。 此偈颂的前两句,应该是菩萨出定后的境界;后两句,则是描述菩萨的根本慧定。 前面讲过,“色”可以归纳为颜色和形状。 “相”的范围比较广,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所出现的所有好与不好等对境。 舌根自性空,味界恒远离,识空体亦然,法界理如是。 舌根尝味道的感觉,其实就是舌识的感觉。 在舌根的背后,存在着舌识,它能感觉到味道的酸甜苦辣。 如果没有舌识,舌根与食物相触不会有任何感觉。 对证悟的人来说,这也是空性的。 虽然证悟者出定以后也有感觉,但他们都能认知其如幻如梦的本质。 法界的真理也是这样,在根本慧定当中,所有的感觉都不存在。 身根自性净,冷煖触非有,法界理亦然,触处常远离。 菩萨出定以后,虽然有感受,但他已经体证到身根自性本来清净,所有寒热冷暖的感受,都是显而无实有的现象。 菩萨入于根本慧定时,已经真正接触或进入到法界的状态,法界也是像身根一样,远离了冷、 苦、暖、乐等所有触的感受。 意缘法称最,自性恒远离,诸法性本空,圆通理如是。 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偈颂。 意缘,是指产生第六意识的因缘、所缘境,也叫做法。 法的范围最广,包括第六意识所能想出来的所有东西。 意识的所缘境远离了自性,诸法的本性是空性,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既是般若又是如来藏,显空双运或明空双运,所以他是圆通。 证悟的菩萨从根本慧定中出来的时候,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念头,但这些念头都是远离自性的,也即空性。 凡夫和圣者的差别,就在于一刹那的念头上面。 凡夫的境界,大家都很清楚。 菩萨或证悟者心里虽然也会产生念头,但在念头出现的同时,他立即就能凭自己的修证知道它是空性,这不是用理论推理,也不是书面文字上的理解,而是像吃糖果的人非常清楚地知道糖果的味道一样有着切身的感受。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可以确定这是一种初步的证悟;从三转法轮的角度来说,就还要在此上面加一个光明。 但显宗永远无法直接告诉我们,《赞法界颂》与《宝性论》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说出来的也就是这些。 只有密宗才会告诉我们光明是什么,而且有办法让我们直接去感受光明。 介于密法和显宗之间的禅宗也有办法,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证悟。 其实,轮回和涅槃也可以在一个念头当中具备,一刹那的念头既是众生又是佛,既是分别念也是佛的智慧。 证悟以后,每个念头基本上是修行,当修行境界比较高的时候,可以说基本上不会造业了。 大家首先要达到这个境界,方法就是先修一遍完整的五加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当自认为有了出离心与菩提心的时候,就去修人无我、法无我以及四法印里面的修法,这些修法不仅仅是显宗修法,也包含了少部分密宗的修法。 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再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慧灯之光:《赞法界颂》略释对证悟者来说,念头越多越好证悟者的禅定佛与众生的差别真正的证悟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 com慧灯之光公众号 : HDZGGW新浪微博:慈诚罗珠堪布 发布时间:2021-08-15 16:56: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