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七夕 | 愿你遇良人,恩爱两不疑 内容: 七夕深情白首佳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QIXIJIE七夕节习俗穿针乞巧OF GRAIN民间每逢七夕,妇女都要做对月穿针线等游戏,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乞巧”。 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吃巧果OF GRAIN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为牛庆生OF GRAIN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为其庆生。 传说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便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浪漫情人节七夕节的食俗酥糖: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 巧巧饭: 在我国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 巧果: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END 发布时间:2021-08-14 22:32: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