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七夕,让佛教我们怎么去爱 内容: 七,夕也谈“情” 也说"爱 "爱情对很多人而言是生命最重要的亮点甚至是唯一的亮点但当我们剥开爱情,它里面的真相真有那样动人吗? 自私和贪婪应该占着很显要的位置。 也许正是这样,所以人们需要婚姻。 当两个人的情感变成两个家族的联结,当爱情慢慢转化为亲情,一切看上去才相对地稳固了。 亲情以奉献为主,爱情以占有为先,但只要是情,总还是会变的。 人与人相遇的刹那,是爱是欲,难以分辨。 即使假以时日,相守相处,什么是本能的欲望,什么是灵魂的相交,依然难以清晰划分。 从本能的欲望升华到心灵的合契,从心灵的合契升华到亲情的守望,再进一步,从有缘的亲情升华到无缘的大爱,这条路,你说有多少人能走得出来? 单单一个本能的爱欲,我们就在里面不知绕了多少世。 包括阿难尊者和与他有五百世情缘的摩登伽女也是如此。 《楞严经》一开篇,就是阿难尊者为摩登伽女咒语所迷幻,戒体将毁,幸亏世尊以神咒救回。 阿难一回,摩登伽女也追到精舍,告诉佛陀,此生非阿难不嫁。 佛陀就问她:“你为什么喜欢阿难呢? ”摩登伽女说:“阿难长得漂亮。 ”佛陀再问:“阿难哪里漂亮? ”摩登伽女回答:“鼻子、眼睛、嘴巴……阿难哪里都漂亮! ”这也说明男女之间所谓的缘分,所谓的一见钟情,很大一部分还是由外在的爱欲之心引发。 无爱不生娑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动力,其实就是一个字——爱。 作为世间的夫妻,两人之间的情感不管是在工作中培养出的,还是在电光石火下迸发出的,有一个问题都需要很现实地去思考:如何让两个人的关系更牢固,情感更纯净,日子更和美,未来更光明。 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有“道”的归正与辅助。 比如佛化家庭。 夫妻之间,有共同的依止,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志向,平时在修行之路上,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日子一长,不仅心灵会靠得更近,那促使两人轮回不止的爱欲的“发动机”也会慢慢熄火,停止转动。 我们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也有太太,名字叫耶输陀罗。 请问他们之间有没有爱情? 有啊,而且感情很好。 但后来,恰恰是耶输陀罗掩护悉达多太子走上了修行之路。 在太子出走的那天晚上,耶输陀罗假装睡着,等到太子走出房门,她又躲在窗户边,眼睁睁看着太子在月光下离她越来越远。 可以想象,那个时候她内心有多么浓重的不舍和忧伤。 但她的爱是理智的,她不愿世俗之爱成为太子追求大道的羁绊。 难舍而能舍,这样的爱,伟大不伟大? 而佛陀成道之后,为什么会光着脚走遍印度,到处为皇帝、大臣、平民、妓女甚至畜生说法? 是不是也是因为爱? 佛陀的这份爱正是来自耶输陀罗给他的动力——转小爱为大爱。 现在我们还能学佛,还能成为佛弟子,是不是就是徜徉在佛陀爱的怀抱里? 所以今天七夕,不要不好意思讲爱,今天我们大谈特谈“爱”——有谁会比佛的爱更广大更深沉啊? 很多人一听到“四大苦空、无常无我”,就觉得佛教很消极。 实际上,佛教对于情感的提升和生命的扩展,恰恰是最积极的。 佛教的爱,不会消退,不会变质,不会由爱生恨、反目成仇;佛教的爱是圆满的,光明的,永恒的。 佛承认爱,佛也正在爱,佛同时也在教我们怎样去爱。 大家知道佛教第一个比丘尼道场叫什么吗? “爱道堂”。 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意思就是让我们去爱真理,爱智慧,把爱提升为慈悲,让小爱变成大爱,让短暂成为永恒。 反过来,如果我们不懂爱的道理、爱的方法,爱到了你手里,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恨。 因为世间小我的爱,本质就是一种情绪,喜怨交错,爱恨不定。 只要是冲浪的人,就会被浪淹没。 如果你满足于六道轮回的状态,认为“我现在这样是合理的”,那你必然会被它所伤。 今天之所以讲“爱”,就是想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想一想:凡夫的爱和佛陀的爱,短暂的爱和永恒的爱,现象的爱和本质的爱,到底有什么区别。 爱是人类不变的主题,只有大道,才是生命终极的意义。 但愿大家能通过认真地“爱”,更深刻地探究到生命的真相。 ——三参法师古文殊寺· 发布时间:2021-08-14 04:28:4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