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做到心安? 内容: 如何做到心安? 作者:生根活佛. 仁孜尼马   有一位博友问:“我瘦,因为我心不安。 如何做到心安? 什么都不做,无我。 但我想佛性时又想自我,你说怎么办? ”   有个成语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叫心宽体胖,意思是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又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人就发胖。 科学研究证明,情绪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内分泌一旦失调,人就可能出现突然的胖或是瘦。 这种说法其实只是相对而言,并不绝对。 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心胸开阔的人并不一定是胖子,心胸狭窄的人也未必都瘦。 也可以这么认为,胖子不一定都心情舒畅,无忧无虑;而瘦子也不一定都心情烦躁,有人说吃肉会胖,吃素会瘦,这也未必。 其实胖和瘦有各种不同的因缘,有些人是因病导致的,有些人因吃喝,有些人因前世做业,有些人因修炼,有些人因锻炼,等等,这方面就不多说了,我们还是纳入正题。 博友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做到心安? 什么都不做,无我。 ”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大家一定要搞明白放下的真正含义。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清楚地讲过,放下是主动控制与自愿放宽,放下一切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如果你认为放下就是什么都不做,那么什么都不做,你的心能放下吗? 你的心能安静下来吗? 所以,什么都不做时,你的心也不一定能够安静下来。 心要安静,必要放下,佛教中所讲的“放下”就是对感情、对金钱、对权利等轮回的事情,不要执着,不要著相,不要分别,这才是真正的放下,只有真正放下才能心安理得。 佛说的"无我"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无我的真正含义,是指万法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独立的、真实性的我。 如果你能真正证悟无我,你的心自然而然会安定下来。 博友问的第二个问题:“但我想佛性时又想自我,你说怎么办?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 当你想佛性的时候,心就动了,没能安静下来;心想自我的时候,心又动摇了,照样没有安静。 那怎么办呢? 其实按佛理来讲,我们的心一点不动是不可能的,如果心真的不动,那岂不成了铁石一样吗? 铁石心能觉悟佛性吗? 所以我们的心是要动的,所谓有动力才能有进展,有进展才能觉悟佛性。 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心要如何动,朝着什么方向动。 如果是为觉悟而动,你的心就不会产生任何烦恼和痛苦,而是无以言表的欢喜,此时,心自然而然安定下来,清晰坚固;如果你的心是为轮回而动,就不会产生任何欢喜,只会烦恼和痛苦,心自然摇动不安,散乱迷惑。 我们的心很多时候只是一念之差,一个恶意的念头会产生轮回,一个善意的念头会产生涅槃。 下面的两则故事,把一念之差讲述得淋漓尽致。 故事一:在幽静的山谷里,有一位圣人正在与弟子谈论有关美德的问题。 只见有一人脚步趔趄地过来,走到圣人脚下一下子跪倒,痛苦地说:"圣人,我要得到您的安慰! 我的罪孽已经成了我的重负了! ”圣人回答:"我的罪孽,也成了我的重负了。 ”来人说:“我可是个强盗。 ”圣人说:“我也曾经是个强盗。 ”来人说:“我还是个杀人犯,很多的灵魂在我耳边鸣冤呢。 ”圣人说:“我曾经也是个杀人犯,耳边也有很多的灵魂在鸣冤。 ”圣人说:我曾经也是个杀人犯,耳边也有很多人在灵魂在鸣冤。 ”来人说:“我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 ”圣人说:“我也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 ”这时来人站起来,直瞪瞪地看着圣人,眼神有点奇怪,然后疾步离开。 弟子疑惑道:“师父,你为什么替自己杜撰种种罪行? 您想过吗,此人走后不会再信服您了。 ”圣人回答:“他是不会再信服我了,但他在我这里得到了很多安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那人的歌声,喜悦的歌声回荡在整个山谷。 故事二:在深山老林中的一座庙宇里,方丈正在禅房打坐。 这时有一个人从远处骑马匆匆赶来,见到方丈,急忙跪下哀求:“师父,你肯饶恕我,收我做弟子吗? ”方丈问:“你做过什么? ”来人说:“我是个强盗,杀人放火无所不做。 ”方丈对他深深厌恶,摇头说:“不! 你罪过深重,必堕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 ”来人失望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一踏进佛堂,就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 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急摇,仿佛是焦灼的召唤。 方丈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那人。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那个人重又堕入了他的罪恶生活,在一次抢劫中被人杀死。 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一天就消失了。 从此以后,方丈不吃不喝,郁闷而终。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心时刻在动,一个善念就能拯救一个人,一个不善就能毁灭一个人。 我们的心一定要明是非、辨善恶。 修行时必须要战胜自我,你能战胜自我的时候,心自然而然就会安下来,进入如如不动、自在光明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1-08-10 20:06: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