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宗萨钦哲仁波切:祈请自己成为实修人,而不是佛学者! 内容: 于米拉日巴的十万首道歌当中,其中有一首是在讲述安静的地方。 他说,就是在这样安静的地方,过去所有的菩萨找到了他们所要找的东西。 也就在这样的地方,不须要太费力,三摩地很自然便会生起。 若将了我所有在印度、不丹、西藏的佛学院加起来,也许有超过1500位学生在学习佛教哲学。 不过我开始感到有点疑惑,我是否成为只是提供大家一种对佛法的渴望? 这样做是否真的让大家真正接触佛法而不只在研究佛法? 佛学院里的学生僧众可以直接在心里默诵许多经论,学院里有超过一半以上是非常好、非常优秀的学生和学者,三个佛学院里也已经培养出超过100位堪布。 其中有许多堪布并到其他教派传承的佛学院去深研,甚至去教书。 但是如果问我这当中有几位真正的佛法修行者,那我就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了。 这里头也许有学者、有僧众,但是有没有真正落实修行的佛法行者呢? 我是有点怀疑的。 事实上,许多僧眾、学者、堪布的自我很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学者。 同时因为有了些许的佛学知识,他们反而失去了最纯真、最原初的虔诚心。 对於所有精神上的修行,不论是持咒、打坐,或是绕塔、建舍利塔等等。 他们都会说“噢,所有一切都是空性,所以不需要这些。 ”之类的话,他们变得很会谈论空性。 举个例子,很多学者就是这般;比如,假设我们从来没有去过菩提迦耶,那么许多的学者会去研究菩提迦耶,他们会研读有关菩提迦耶的一切。 所以他们知道菩提迦耶的形状、尺寸、距离、大小等等,他们很明了,但是他们从来没去过那里,不仅从来没去过,他们甚至不会想去。 但是有些佛法的修行者,他们或许不是学者,他们不曾去研读菩提迦耶的文化。 但对他们而言,他们会想“噢! 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我只有一个长假,我不可能花六天时间去研究菩提迦耶的资料,我只要直接买机票去那裡就好了。 ”修行者也许没有那么丰富的学识,但是他们是实修行者,所以就直接去了。 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资讯。 所以他们在路上会遇到一些曲折,不过这没有太大的关俿,因为他们正在往那道上行走。 这些实修者他们知道自己是不足的,他们会犯错,但他们会从这些错误当中学习,然后总有一天他们会到达目的地,而那些学者却还在继续研读书本。 当然,若对这一切完全一无所知,先有些资讯是很重要的。 研读是好的,尝试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也是很好的。 不过,从事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要找到修行的道,然后实际的去修行。 西藏有四个教派传承,虽然这样的分法不是很精确,但我认为萨迦派与格鲁派是比较学院倾向的,而寧玛派与噶举派是比较倾向实修的。 他们彼此之间常互相开玩笑,有时候那些玩笑开得满认真的。 我有些萨迦派的朋友说:“如果只是修行却不研读,就像四肢残障却试著要攀岩一样。 ”我回答他们:“但是你知道,典型的格鲁巴,他们试着去拥有一千隻手臂却从来不去攀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必须强调,在现今这个末法时代里,决定要直接去菩提迦耶的人是很少有的。 第一,佛学在现在是比较式微的。 特别是用研究的方式来看待佛法、接近佛法──那种“佛法文化”,现在也许还存在许多那种从文化上产生的佛教徒,而真正学习佛法的佛教徒可能越来越少了。 更糟糕的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就像白天里的星星一样,他们就在那里,但我们就是看不到。 所以修行真的是非常重要,加上我们其中很多人其实已经没有时间了。 我们这些人当中,有些正处在由山顶开始慢慢往山下走的状态。 如果我可以活在地球上90年,那么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很宝贵的。 所以将自己的精力跟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在修行上非常值得敬佩,也是我们大家应该非常渴望以此为志的,我们应该要这样祈请。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 发布时间:2021-08-10 18:38:4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