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彼此有很深的感情执著,就是苦因 内容: 有漏皆苦,即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自性,并无真实之乐。 ///恶趣诸苦及善趣中,由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所生众苦,大大小小、尽其量数,一切从出生的当下起,下至旁生,也不欲求也了知的苦,即是苦苦。 生 老 病 死 苦欲界苦苦无量。 首先是生苦,比如住胎时,母胎环境黑暗、狭窄、臭秽,胎儿没有任何自由。 母亲身体稍微动转,就生起猛利苦受;母亲吃得过冷过热,都造成剧烈痛苦。 十月住胎如住胎狱,出胎时又有经过产道受压挤的痛苦等。 既然有生,就难免五蕴成熟的老苦。 当五蕴衰变时,六根功能衰退、身心逐渐老化。 身体沉重,走路时弯腰驼背、站起或坐下时不停地呻吟、做事动作缓慢,被人瞧不起等。 老了没有记性,像不懂事的孩童;精神狂躁时,像鬼魔附身一样。 脆弱、衰老、昏昧,处于变坏时期的老人,如日落西山,如残花将谢。 人到老年,好像嚼过的甘蔗渣,没有了出家修禅念诵的法味。 老劫夺了人的勇猛和力量,劫夺了强壮的身体。 如莲花遭受冰雹袭击,残败零落。 如车辆被折断了车轴,无法行驶;如干涸的河床无法提供充足的用水;如灯盏耗光了油汁,眼见就要熄灭。 这些都是衰老之苦。 病苦,指由四大变异、不平衡而产生的痛苦。 《大般涅槃经》上讲到一个比喻:以前有个男子身体强壮、相貌英俊,王妃爱慕他,派人送信与他私通。 后来,国王发现了,对他严厉惩罚,挖掉一眼、割掉一耳、砍断一手一脚。 此人仪容尽毁,所到之处无不被人厌恶、歧视。 病苦也像这样逼迫众生,使众生失去体面、光彩,被他人厌恶、抛弃。 病苦是苦恼忧愁的根本,是产生死亡怖畏的原因,如冰雹打坏禾苗、又如怨敌逼迫,劫夺人的生活、劫夺人的正命、摧毁健壮的身躯。 疾病毁坏福德力,导致退失菩提;增加放逸,失坏真正的善根。 死苦,是寿命变坏时所生的痛苦。 死亡之时,风刀解支节,全身内外,无一处不痛苦。 因为痛苦太强,人在临终时,张着嘴叹息,手脚纷乱,眼睛上翻,视觉模糊,看不清眼前的亲人和房屋。 双手向着虚空乱抓。 汗水、体液流出,大小便失禁。 想想曾经百般装饰、爱护、沐浴、涂香的身体,此时终于暴露出臭秽、肮脏的真相。 生前荣华富贵,财富不计其数,亲友、仆人、家眷围绕左右;死时却要抛弃一切,一个人孤单地往赴后世。 神识离体之后,尸体躺卧床上。 父母、妻子、儿女哭天喊地,顿足捶胸。 尽管依依不舍,但在轮回中,谁能免得了生离死别? 谁能抗拒无常的力量? 尸体被放入棺椁,送到火葬场。 烈火燃起,刺鼻的臭烟弥漫虚空。 送葬的人群,一阵悲伤感叹,随后各自散去,只留下一盒骨灰。 平生的意气风发、气势凌云,到这时都烟消云散,不见半点踪迹。 所以,人到了福、禄、寿穷尽的死亡之时,就像劫末风把一切吹散荡空一样,业的势力如同奔泻的瀑布,无人能挡。 死亡一旦降临,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无法摆脱。 死后独自走向遥远、陌生、深不可测之处,恐怖的境界时常使内心惊惧,在幽暗无光的中阴路上孤单地漂泊。 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苦爱别离苦,在《大涅槃经》中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 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诸苦的根源是贪欲。)《净名经》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从愚痴而有贪爱,由此引生种种身心之苦。)彼此有很深的感情执著,就是苦因。 到了离别时,便会暴发强烈的忧苦,执著愈深,离别愈苦。 那种牵肠挂肚、撕心裂肺,都是由情执引发——人有情执,便有大苦。 怨憎会苦:与怨家相遇,时时担心、处处提防,生怕什么时候自己被怨敌伤害、打击、暗算,甚至以此丧命。 即使程度轻微的,偏与不喜欢的人不得不呆在一起,也非常苦恼。 求不得苦:一、自己的愿望总是不能实现,二、耗费心血、竭尽努力,却什么结果也得不到。 (此处八苦依《宗镜录》讲述。)为什么要了解苦的种类无量呢? 了解后才知道,从五取蕴源源不断地出生痛苦,它是造苦的机器、是出苦的容器。 放入什么苦种子,它就会制造什么苦;不断播下苦种子,就不断地产生苦。 (一种非福业产生一种苦苦;业有无量的差别,所以苦有无量的种类。)一个人生生世世心上的苦、身体的苦、人际关系的苦,写出来就是无尽的血泪之歌。 无始劫以来一直在苦中打转,正是因为有此五取蕴。 只要它一天没止息,就会有一天的苦恼。 多少人都把毕生精力,投注在制造苦追逐苦上面,怎么不让人心生悲愍? 一个人一生几十年都在逐取感觉,玩到衰了、老了、玩不动了,就与世长辞,掉入黑漆漆的世界里受苦,有什么意思? 想到未来的人类和欲界众生,日日夜夜在这上面追求,就知道欲界是纯苦的世界,必须尽快从中超出。 出处 | 《四法印 有漏皆苦》顶礼一切从无明睡眠中觉醒并且于所知中开敷智慧的佛陀以及为求菩提心不怯弱的菩提萨埵---《大乘无上续论》 发布时间:2021-07-23 21:23:0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