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下丹田之阳气与健康长寿|处理鬼附体的穴位 内容: 最近在研读南宋医书《扁鹊心书》,再与以前了解的上清派修仙法结合,似乎都在揭示同样的道理,关于生命、长寿乃至不死的奥秘。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专门写一章节讲述长寿之法——艾灸关元穴为住世之关键。 关元穴在哪里? 即在肚脐下面四指的地方,如下图。 窦材论述道:南宋绍兴年间,刘武的军中有一位步兵名叫王超,本是太原人氏,退伍后到洞庭湖一带当强盗,曾经遇见异人,获授黄白住世之法,九十岁时,依然精力充沛,肌肤腴润。 辛卯年间,岳阳一带的老百姓多受其害,王超老而健壮,能日淫十个女子。 后来被官府抓获,临刑前,监斩官问道:听说你有异术,是真的吗? 王超回答:没有,只是火力而已。 我在每年的夏秋换季的时候,艾灸关元穴千炷,久而久之不畏寒冷,几天不吃饭也不感到饥渴。 现在肚脐下的一片地方,还像火燃烧一般温暖。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土经煅烧成砖,木焚烧成炭后,都千年不朽吗? 这都是火的力量。 王超被处斩后,行刑官令人解剖他腹部暖热的地方,得到一块非肉非骨,凝聚如石头的东西,那就是艾灸之火的功效。 所以《黄帝内经·素问》曰:“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 ”人的真元阳气是一身之主宰,真气盛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窦材又说到自己消除死脉的经历:"我五十岁时,常艾灸关元穴五百壮,服保命丹、延寿丹,身体渐渐轻松健康,饮食正常。 六十三岁时,因为忧怒,忽然见死脉在左手寸部出现,脉搏跳动十九次而停止一次,我就艾灸关元、命门关各五百壮。 五十天后,我的死脉不见了。 我每天经常这么艾灸,因此年老了还非常健康。 于是,写了一首诗歌来赞颂: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篯寿算更如何! "中医非常讲究阳气,强调阳气是生命之根本,“阳化气,阴成形”,如果寒湿等外邪入侵,会导致气血凝滞病变,甚至出现肿瘤,故根治之法为扶阳。 古代的神仙万疾不生,长生不死,何尝不是通过吸收日月星光,或服仙药,炼金丹,将肉身炼成纯阳之体? 由此可以猜想的是,密宗里修习忿怒本尊观,以熊熊之智火,护真元,驱散一切阴邪非人,是否本就具有愈病长寿之功德? 《黄帝内经·素问》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大意是,人身的阳气,如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 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阳气有抵御外邪之作用,故若阳气不足,外邪入侵,人就生病不安,或容易被鬼神附体。 附体之事,现实中听闻太多,很多学佛者声称被鬼魅、动物仙附体,自己久念经咒亦无效,或收效甚微。 也许,直接来一个大补阳气,附体之鬼就走了,可能比你自己念经咒更快。 前面提到的强盗王超,他经常艾灸关元穴,和古代修仙者中,观想服食太阳进入下丹田,或观服三光,或者长久寂静观想下丹田有一个燃烧的火球,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持咒念诵圣号时,也可以这么观想,观想下丹田部位,有一个火球熊熊燃烧,久之身强体壮,百邪不侵,甚至还出现各种神通。 当然这里不是教大家追求神通,而是可以作为一个养生之法来观修。 为什么这个穴位如此重要? 因为关元为一身元气之所在,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云:丹田者,人之根元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 男子藏精,女子主月水,以生养子息,合和阴阳之门户也。 至于王超的故事,无独有偶,南宋吴曾撰的《能改斋漫录》也载有类似事迹。 丰城李仲武告余:“熊谦罢丹徒,尝言:‘丹徒令以捕寇徙官。 令初尉临海,有寇魁年八十,筋力绝人。 盛寒卧地饮冰,了不为异,人皆以妖妄疑之。 既就捕,令讯无他。 自言:年三十许时,有道人告己云,凡物经火,乃能寿。 土赴水即溃焉,瓦砾乃至千年;木仆地即朽,炭之埋没更坚致。 人之灼炙,犹是也。 用其语,岁灸丹田百炷,行之盖四十余年。 其盗坐弃市,令密使人决腹视之。 有白膜总于脐,脐若芙蕖状,披之盖数十重。 岂一岁一膜耶? ’”这个强盗也是长年艾灸关元穴,达四十年之久,八十岁了依然筋力绝人,能在冰天雪地中躺卧饮冰。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效,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穴除了按摩外,还可通过艾灸的方法。 艾灸关元穴,可如窦材所言的“令人长生不老”。 这里我们还可以联想到藏传佛教噶举派的那洛六法之拙火瑜伽,通过观脐下之拙火沿中脉升起,头顶降下甘露……修拙火有成的人是不怕冷的,可以以散发的热能融化冰雪,在冬天赤身行走。 结合艾灸关元穴的两位盗匪的故事,两者揭示了人体自身的奥秘。 就观想来说,如你观关元穴有一个火球,久之也有奇效,生起热量,驱散寒湿邪气乃至鬼魅,强身健体,不畏寒冷,甚至有容颜不老及长寿之效。 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观修过程,且要专注,自然没有外火艾灸之直接,立刻送来热量,温暖腹部,疏通经络。 不方便艾灸,可以直接贴火神贴在关元穴。 你若观法成就了,那就更了不起了,还能入三摩地。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也讲到了鬼附体的事:"鬼邪着人者,皆由阴盛阳虚,鬼能根据附阴气,故易而成病,若阳光盛者焉敢近之。 治法大补元气加以育神,则鬼邪自然离体。 "鬼邪附体,都是因为这个人阴盛阳衰所致,你阳气不足,鬼才能入侵。 否则你像神仙一般,是纯阳之体,鬼怎么进来制造疾病? 梁朝的贞白先生陶弘景,传授古仙的观体内日月之法,属于一个令人长生不老的修法,把太阳和月亮观想在你的身体特定的部位,长期如此,你的身体会有光明,鬼还怎么来附体? 上清派这些存思观想法,都需要长年、多年的专一观修,方有可能成仙。 而古人的成仙之法中,最快的,不需要各种复杂观修的,恐怕就是服食仙药,立刻飞腾太清,造访仙府。 常人在治病、养生方面,练习一定的功法,或者服食一定的草木之药,或者艾灸等,是直接的方法。 这里我想到了画符,有功力的术士,令病人吞服符灰是可以祛除附体和治病的。 究其原因,一是敕令鬼神兵马去攻击降伏非人众生;二是以真元阳气注入符中,吞服入体内,流经百脉,驱散阴邪,疏通经络气血,达到一定的功效。 若没有功力,画符如照葫芦画瓢,自然没有什么意义和灵验可言。 再延伸,你若写一个佛教的种子字在黄纸上,如观音种子字“舍”,或者写汉字“愿某某某身体健康”,不断念大悲咒加持这字纸,然后焚烧用水送服,也必然有治病驱邪之功效。 符咒、文字、种子字梵文等,必须承载着真阳、能量、咒力,才会发挥作用。 这方面的知识论述太少了,大家只讲功德,其实能量层面的运作是存在的,不然哪来持咒时,水涌杵飞之事? 再说回鬼附体之事。 《扁鹊心书·黄帝灸法》云:男妇虚劳,灸脐下三百壮。 男妇水肿,灸脐下五百壮。 阴疽骨蚀,灸脐下三百壮。 久患脾疟,灸命关五百壮。 肺伤寒,灸脐下三百壮。 气厥、尸厥,灸中脘五百壮。 缠喉风,灸脐下三百壮。 黄黑疸,灸命关二百壮。 急慢惊风,灸中脘四百壮。 老人二便不禁,灸脐下三百壮,老人气喘,灸脐下三百壮。 久患香港脚、灸涌泉穴五十壮。 产后血晕,灸中脘五十壮。 暑月腹痛,灸脐下三十壮。 鬼邪着人,灸巨阙五十壮、脐下三百壮。 妇人脐下或下部出脓水,灸脐下三百壮。 妇人无故风搐发昏,灸中脘五十壮。 久患伛偻不伸,灸脐俞一百壮。 鬼魇着人昏闷,灸前顶穴五十壮。 妇人半产,久则成虚劳水肿,急灸脐下三百壮。 死脉及恶脉见,急灸脐下五百壮。 妇人产后腹胀水肿,灸命关百壮、脐下三百壮。 肾虚面黑色,灸脐下五百壮。 呕吐不食,灸中脘五十壮。 妇人产后热不退,恐渐成痨瘵,急灸脐下三百壮。 大家有没有发现,黄帝灸法中,治疗各种病症用最多的是脐下关元穴。 “鬼邪着人,灸巨阙五十壮、脐下三百壮。 ”鬼魅邪魔附体,艾灸巨阙穴五十壮、脐下关元穴三百壮可解。 如果是严重的人昏迷,则是顶穴。 同书《邪祟》一文又有云:此证皆由元气虚弱,或下元虚惫,忧恐太过,损伤心气,致鬼邪乘虚而入,令人昏迷,与鬼交通。 当服睡圣散,灸巨阙穴二百壮,鬼气自灭,服姜附汤而愈。 窦材列举了他处理过的三则鬼神病症:治验一:被少年鬼附体的妇女一妇人因心气不足,夜夜有少年人附着其体,诊六脉皆无病,余令灸上脘穴五十壮。 至夜鬼来,离床五尺不能近,服姜附汤、镇心丹五日而愈。 注:艾灸相关穴位之后,鬼竟不能靠近人。 治验二:符咒无效,艾灸中药有效。 一贵人妻为鬼所着,百法不效。 有一法师书天医符奏玉帝亦不效。 余令服睡圣散三钱,灸巨阙穴五十壮,又灸石门穴三百壮,至二百壮,病患开眼如故,服姜附汤、镇心丹五日而愈。 治验三:艾灸令鬼离去一妇人病虚劳,直气将脱,为鬼所着,余用大艾火灸关元,彼难忍痛,乃令服睡圣散三钱,复灸至一百五十壮而醒。 又服又灸,至三百壮,鬼邪去,劳病亦瘥。 窦氏的灸法,采用的是化脓灸,将三角小艾柱直接放在身体穴位上,和今天的悬灸有所不同,当然用悬灸也可以。 这里说的鬼附体,主要是针对无有重大冤仇的外侵之鬼魅,如有些人冲撞了鬼神,或者上街被恶鬼盯上,和那种有血海深仇的冤亲债主不同,有大仇者是无法或者难以驱赶的,也不究竟。 若是有大仇大怨,必须要至诚忏悔,念诵地藏经等经咒超度,或者烧施和解,而不是一味驱赶,这样才能了了旧业。 愿吉祥! 发布时间:2021-07-19 00:13:5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