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再也难寻的风景-宛如彩虹穹顶的经幡 内容: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在藏区的各个地方,你都不会错过经幡的身影,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经幡一串串,一从从,一片片的散落在藏区大地上。 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 经幡有哪些经幡又叫风马,西藏语为“塔俏”,意思是不停地飘动。 经幡就其外在形式来讲,大致归纳为三种:一种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悬挂在两个山头之间,这种经幡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上。 第二种经幡是一条三五米长的狭长布条,其颜色是单一的,或白或红。 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庭院前,这种经幡多半见于工布林区地带。 第三种经幡是五块蓝白红绿黄色的星火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块布,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这些幡条布分别系挂在柳树枝杆上,成为经幡。 经幡之所以称作经幡,是因为幡上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 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 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经幡的功德“经幡经由风吹一次的功德就难以估量。 以挂经幡来忏悔消业是极为殊胜的。 将经幡置于雪山上,是令山上的生灵业障清净、得以往生西方净土的方法;挂在大河边,对水里的动物、水流过之处的、喝水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有着极大的帮助;挂于山间,吹过经幡的风所接触的众生都将得到不可思议的解脱利益。 房子的四方四隅插上经幡,能够帮助房里住的人、来往的客人甚至死在屋里的昆虫往生到极乐世界。 将经幡挂在桥上及路上,经过的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只要看到经幡,就可以获得非常大的利益与加持。 人们挂经幡就如同在持诵经文。 末法时期,挂经幡是忏除吃肉、杀生等罪,也是遣除病魔、怨业缠身等一切违缘的非常好的方法。 即使无始劫以来的业力无法消尽,今世的灾难、障碍都能够消除,令人们福寿增长、家庭兴旺、财产资具丰饶。 十方诸佛保护、帮助一切制作、挂经幡的人,使他们的各种事业得以成就。 经幡的功德无法说尽,这里只是简单的描述。 经幡所在之处,善良和吉祥都将得以增上。 ”经幡与风马旗山口的“经幡”其实应该叫做风马旗,其实风马旗和经幡是有区别的。 可能是说经幡的人比较多的原因,大家更多的笼统的都叫经幡了! 然而无论叫什么,它都是一种信仰。 插于每户人家的经幡,每年都要换新。 换新的日子是根据藏族历算,选择藏历新年初一过后的某个良辰吉日。 这一天早上,全院的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次隆重而欢乐的插经幡仪式,藏语里这个仪式称为“托随”,意为祭神祈福仪式。 民谣中唱道:黄幡象征自然莲,红幡象征雨调和,青幡象征后裔长;红幡插在草坪上,如鹿角光耀眼;红幡插在屋顶上,如红火永兴旺……在人们心中,白色纯洁善良,红色兴旺刚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仁慈博才,蓝色勇敢机智。 经幡是藏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寄许,对神灵的敬畏。 五色经幡,金木水火土,信仰之属,凭籍五色,高原上演绎了千古不灭的吉祥赞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 发布时间:2021-07-19 00:00: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