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言“人有二十难”,我们应当警戒 内容: 人有二十难人生真正的大困难“我太难了”成了当下很多人的口头禅。 的确,人生中难的事情好像很多,日常生活中常会碰到“难”,就连说话也常会出现这个“难”字:比如地上弄湿了,正巧看到一个人要走过来,细心的话,我们会提醒他:“地上湿湿的,很‘难’走,你要小心哦! ”;或是想打开一个瓶盖,可是怎么用力也打不开时,会说:“这个盖子很‘难’开呀! ”反正,举手投足之间,常常就有难走、难提、难开等等之类的事。 而今天我们所要说的“难”,才是人生真正的大困难。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方便宣说了“人有二十难”,这二十难,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我们学修路上应当时时保持警戒、反观自己、修正自己的地方。 为什么说“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让我们通过虚云老和尚的珍贵开示一起来学习:长老开示今日有几位广东居士,入山礼佛,供斋结缘。 请我上堂说几句话,我是空空如也的。 谨略述四十二章经一部分的故事,与各位结缘。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 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 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 忍色离欲难。 见好不求难。 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 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 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 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 生值佛世,何以说难呢? 若无善根福德因缘,不说遇着佛,遇菩萨罗汉也难。 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 三亿信而不见。 三亿不见不闻。 ”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 若得多信,利益无穷。 佛在舍卫城二十五年,尚有三亿家不见不闻的,以其无善根福德因缘。 故虽生值佛世,尚不见不闻,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 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 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会招堕。 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弘法,亲近之也能了生脱死,但善根浅薄的会善知识也难。 纵有缘见面闻法,不明所说之义,也无益处。 华严初祖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化身,有弟子亲近很久,不知他的伟大。 一日告假,要朝五台山、礼文殊去。 师赠以偈曰:“游子漫波波。 台山礼土坡。 文殊只这是。 何处觅弥陀。 ”弟子不会意。 及至五台山脚,见一老人谓之曰:“文殊今在终南山。 杜顺和尚是也。 ”弟子赶归。 师已于十一月十五日坐亡。 至今关中于是日作文殊忌斋。 不具眼识人,虽在善知识面前,也认不得他是善知识。 又太阳警玄禅师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结果叛师离道,收场在三岔路上被老虎吃掉。 已会善知识可算不难了,但不依教修理工行,虽会善知识也无用处。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因贫穷的虽欲布施,有心无力,勉强布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为难;豪贵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学道,也是为难。 难易是对待法。 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难之与易,在人不在法,贵能融通,则一切无碍。 贫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应尽力布施;豪贵的人身份高,办事不为难,正好学道。 佛弟子阿那律,此云无贫,或曰如意。 他过去劫中贫穷。 一日,在田里干活,其妻送来稗子饭。 适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饭。 他说:“这饭很粗,不堪供养大德。 请到我家另供养好饭吧。 ”僧曰:“现已正午,若到汝家便过了午,过午我不能吃。 就化你这稗子饭吃好了。 ”他就以稗子饭供养此僧。 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为天王,世世无贫,世世如意。 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养僧种下善根,得为释迦佛座下弟子。 闻法悟道成罗汉,天眼第一,这更难得。 以一饭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贫穷布施,比富贵布施功德更大。 可见能打破难关,则贫穷布施亦非难也。 菩萨修六波罗蜜,以布施波罗蜜为首。 布施之义,说来很多,略说有三: 一、财施。 舍财济贫也; 二、法施。 说法度他也; 三、无畏施。 救人之危难也。 又:一、净施。 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 二、不净施。 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 身尚能舍,身外之物更不屑说了。 来的四位广东居士,千山万水,朝山礼佛,布施结缘,已经难得。 既为求出离法而来,则要发长远心,有进无退,恭敬三宝,不要分相。 见好的固然要敬,见不好的也莫起憎心。 有憎爱心,就有烦恼,就脱不了生死。 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发布时间:2021-07-18 23:55: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9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