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日诵净行品19愿——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内容: 《净行品》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四。 华严会上,智首菩萨以偈子的形式,问了文殊菩萨一百一十个问题,主题是菩萨如何修行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文殊菩萨以偈子的形式,共答了一百四十一愿。 这141个偈颂,讲述了菩萨一天所发的141个大愿,实实在在地帮助在家、出家菩萨在现实生活中修习佛法。 梦参长老曾开示,每天早晨起来把净行品念一遍,这一天都在文殊菩萨的智慧当中。 让我们跟随菩萨的脚步,牢记这每一个大愿,和文殊师利菩萨一起,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得清净、圆满菩提心! Manjusri Temple日诵净行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The Flower Adornment SutraPure ConductWhen I have actually left the home life, I vow that sentient beings Will leave the home life with the Buddha, And rescue and protect all beings. 【广释】正式出家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像佛出家一样,有出离心、有菩提心,熄灭贪瞋痴,发菩提心,发愿救度一切众生。 佛陀教导我们在衣食住行上要淡泊,要减少麻烦,不要把心意,智力用到这个上面去,因为这都是徒劳的事情。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善用其心,把事跟理结合起来。 在我们真正同佛出家的时候,就立定志向,像祂老人家一样去救护一切众生。 佛成道的目的就是救护众生,救护众生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主要是让我们发菩提心。 出家,不是为自己出的,学佛不仅是为了度自己。 菩萨度众生,祂第一个先度自己,但度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度众生。 众生是一样的,都会有执着、有烦恼,我见特别深。 所以出了家的人要发大心,不要太执着我见。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想众生,要怎么利益他,要从心深处思利他,不要把好处都归我一个人,这样就可以减去好多烦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内心真正将众生作为对象呈现出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内心里没有众生,只有亲戚、朋友、敌人、动物等一堆概念,这是一些由我们的情绪、判断所导致的虚幻的对象。 只有我们的心在很深入的时候,才有可能体会到什么是众生。 有时抽象的众生好像容易讲些,而身边的具体众生则很难说。 所以在开始修行这个方法时,也可以把“当愿众生”具体化,从最亲近的父母、朋友、同学、老师,再延展到你不喜欢的人、陌生的人,甚至是仇人,我们要利益一切众生,要超过我们的家族,超过我们所居住的村落、国家,乃至于整个娑婆世界,还得超出无量无边的世界。 菩提心是遍法界的,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愿度法界一切众生,愿断一切烦恼。 真正出家的时候,我们就发这样的心,也愿一切众生发像佛一样的大菩提心,去救护一切众生,这才是出家的真正目的。 古文殊寺简介古文殊寺佛像随喜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诵读倡议|每天读一遍《净行品》,一天都在文殊菩萨智慧中一个人身心达到这种状态,就是福禄寿增加的时候“天上一天,人间百年”,时间矛盾吗?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清凉福城】我们携手同行,是二十二年前闭关的延续甘露醍醐 | 当自己改变的时候,世界也会改变扫码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1-07-18 00:15:0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