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降伏顽固的不良情绪 内容: “根本烦恼”,是最顽固的不良情绪。 这类情绪有六种:贪、嗔、痴、慢、疑、邪见。 为什么叫“根本烦恼”? 说明前面的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和大随烦恼,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 就像树一样,小随烦恼相当于树叶,中随烦恼相当于树枝,大随烦恼相当于树干,根本烦恼呢? 相当于地下的根。 如果把树的上半截锯掉,它死了没有? 没有,因为根还活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到明年它又长起来了。 佛法讲,要想控制不良情绪,就要把最顽固的不良情绪——“根本烦恼”连根拔除,这样不良情绪才能得到彻底地管理。 贪“贪”,就是平常讲的贪婪。 前面讲的“谄”是不是贪婪的表现呀? 肯定是了。 因为想得到利益,所以才会谄曲。 因此,贪就是占有的欲望,也就是今天讲的占有欲。 人类的占有欲太大,而欲望又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无底深渊。 看看大家穿的衣服,就知道欲望的可怕。 我常讲,有几件衣服是被你穿破了才扔的? 总是在不停地购买,不停地占有。 所以,你们要检讨自己。 嗔“嗔”,嗔恨的意思。 前面讲的“忿”算不算嗔? “恨”算不算嗔? “恼”算不算嗔? “嫉”算不算嗔? “害”人的心算不算嗔? 都算。 这些都是嗔恨的表现。 所以,嗔恨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非常活跃。 痴“痴”,就是愚痴,没有智慧。 说假话的“诳”,也算愚痴的表现。 为什么? 有没有永远的谎言? 谎言到最后都是要干嘛呀? 被戳穿的。 所以,谎言就是在不好吃的东西上包了一层巧克力,让你感觉它无比地诱人。 拿来一吃,才知道上当了。 所以,“痴”在我们的人生中占据了大量的空间。 慢“慢”,就是贡高我慢。 这也是一种根本烦恼。 在佛法中,对“慢”的解析非常具体。 比如:“慢”有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这说明“慢”的表现形式很多样。 有些“慢”是没有自知之名的。 本来自己比别人差,但他心里却认为对方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更没有自知之名的,本来别人比他高,比他好,他却认为自己和对方一样高、一样好。 这种“慢”就有点超乎寻常了。 还有更恶劣的,别人本来比他优秀,他反倒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 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这种心理正常吗? 不正常。 就算你确实比别人优秀,也不提倡有慢心,更何况你比别人差。 佛法讲,贡高我慢是不可以的,因为一切众生皆平等。 你现在优秀,但能保证永远优秀吗? 如果认为自己优秀一点就了不起,你还能有进步吗? 不能进步了。 所以,不要把你的优秀作为人生的资本和法码,不要总是躺在你的优秀上面。 最后这个优秀会把你怎么样? 埋葬掉! 所以,过去的诗人都知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你永远都要往前走,不要被优秀迷惑。 疑“疑”,怀疑,对任何东西都不认同。 佛法讲,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果的。 你们认不认同因果呢? 虽然嘴上说认同,但内心是摇摆的。 有时候觉得好像是,有时候又觉得不是,有时候连是和不是也不能确定。 这就是“疑”。 这是不可以有的情绪。 特别是轻易就怀疑,轻易就下结论,轻易就排斥,这非常可怕,也非常不好。 邪见“邪见”,又叫“不正见”,就是错误的见解。 这种心理活动有点邪门,不正确。 佛法讲,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有因果的,这是“正见”。 但你却不认同,认为没有因果,这就是“邪见”。 什么是因果呢? 肚子饿了就要吃饭。 吃饭是因,饱了是果。 这就是因果。 但是,佛法讲的因果没这么简单。 佛法中的因果要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也就是说,你今生所受的,很可能是前世所造的;今世所造的,来生还要干什么? 还要受这个结果。 所以,“三世因果”从时空上把因果拉长了。 但是,很多人认识不了“三世因果”。 曾经有许多人来问我同一个问题:“和尚,三世因果到底有没有? 轮回到底有没有? ”我说:“这东西玄呀! ”他问:“你怎么说玄呢? ”我说:“我又不能把它放在手心里给你看,顶多手里拿个苹果。 而因果是拿不出来的,要靠你用智慧力来判断。 ”他听了觉得很迷茫。 我又告诉他:“我们先不讨论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到底有没有,我们就说眼前。 昨天、今天、明天有没有? ”他说:“有。 ”我说:“既然你承认昨天、今天、明天,如果每个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会怎样? ”这句话的背后,暴露出人生有很多的无奈和绝望。 所以,人就有一种消极主义,也就是现实主义、功利主义。 因此,一般人都只顾今天。 可到了明天怎么办? 到了后天怎么办? 不知道! 我说:“如果每个人都是‘今天主义’,这个世间乱不乱套呀? 早乱套了。 为什么? 都去及时行乐了。 今天吃完,就不管明天有没有吃的;今天用完,明天还有 发布时间:2021-07-17 23:50:15 更新时间:2021-08-15 12:44:5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