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21句法语开示,句句箴言! 内容: 印光大师1. 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 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依此而行,决无歧误。 2. 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 久久自会纯一。 3. 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已过便如昨梦,何得常存在心。 汝既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悉由宿业所感。 又须知至诚念佛,则可转业。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甚么东西。 今为汝计,宜放开怀抱,一切不可以计虑,不可以担忧。 只怕躬行有玷,不怕祸患鬼神。 4. 学道之人,道念重一分,则凡情轻一分,此必然之势也。 然未断惑之人,常须努力。 若一放纵,旧病定至复发。 5. 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贪瞋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 若以贪瞋痴为自家正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 6. 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 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 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 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 是以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炼磨。 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工夫。 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7. 乩坛所说,多属灵鬼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 其所开示改过迁善、小轮回、小因果等,皆与世道人心有大裨益。 至于说天、说佛法,直是胡说。 吾等为佛弟子,不可排斥此法,以其有阻人迁善之过。 亦不可附赞此法,以其所说佛法,皆属臆撰,恐致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愆。 若有暗地里口传心受之妙诀,即是邪魔外道,非佛法。 8.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忙忙碌碌。 无非为养身家,做体面,遗子孙而已。 推其病根,只因执著有我,不肯放下。 其念虑固结。 虽佛与之说法,亦莫之能解。 而于自己主人公本来面目,则反置之不问。 任其随业流转,永劫沉沦,可不哀哉! 凡不宜贪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 则断不至如飞蛾赴火,自取烧身矣。 凡分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 则断不至当仁固让,见义不为矣。 9. 世间富贵,奚啻阳焰空华,直同囹圄毒海耳。 10. 瞋者,见境而心起忿憎之谓。 富贵之人,每多瞋恚。 以诸凡如意,需使有人。 稍一违忤,即生瞋怒。 轻则恶言横加,重则鞭杖直扑。 唯取自己快意,不顾他人伤心。 又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 轻亦心意烦燥,重则肝目受伤。 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 11. 吾人一念心性,与佛无二。 只因迷背本心,坚执我见。 则一切诸缘,皆为对待。 如射侯既立,则众矢咸集矣。 倘能知我心原是佛心,佛心空无所有。 犹如虚空,森罗万象,无不包括。 亦如大海,百川众流,无不纳受。 如天普盖,似地均擎,不以盖擎自为其德。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 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 虽具佛心理体,其起心动念,全属凡情用事。 12. 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 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 修身、齐家、亲民之道,无不具足。 古今来文章盖一时,功业喧宇宙者。 其精神志节,皆由学佛以培植之。 13. 佛教大无不包,细无不举。 不但身心性命之道,发挥罄尽无余。 即小而世谛中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亦毫善弗遗。 唯于炼丹运气等,绝无一字言及,而且深以为戒。 14. 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 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货利消耗殆尽。 令其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 直须将一个死字,挂到额颅上。 15. 但恨人之不诚心念诵,致不得其全益耳。 16. 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 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 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 乐天知命,随遇而安。 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 17. 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 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想乎。 18. 人一生事事皆可伪为,唯临死之时,不可伪为。 况其无爱恋之情,有悦豫之色,安坐而逝,若非净业成熟,曷克臻此。 19. 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 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 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 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 其苦乐悲欢,皆属假妆,不由中出。 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 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恶业。 其将来之苦,何有了期? 20.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 刹那刹那,一念不住。 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 21. 有血性汉子,岂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 高推圣境,自处凡愚。 遇大警策而不愤发,闻圣贤佛祖之道而不肯行。 是天负人耶? 亦人负天耶? 古文殊寺简介古文殊寺佛像随喜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印光大师: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印光大师 :想让亲人往生,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虚云老和尚:这个色壳子,你越把它看重,它便越作怪丰子恺:人生有三层楼,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通心保持在这样一种状态,便可以往生诵读倡议|每天读一遍《净行品》,一天都在文殊菩萨智慧中这样做就会越来越自在扫码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1-07-06 06:56:0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8757